丝绸|你知道“丝绸起源于中国”是如何证明的吗?

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12月3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寻丝》的报道 。
大约5500年前的某一天 , 在如今称作中原的地方 , 一个村落里 , 一个孩子夭折了 。 按照惯例 , 人们在小身体外包上一层丝罗 , 放进一只尖底陶瓶 , 再在上面倒扣上一只陶罐 , 形成一具小小的瓮棺 , 然后让他入土为安 。
——这个村落和墓地后来成了遗址 , 于2013年出土 , 人们称它为“汪沟遗址” 。
又到了大约3000多年前的某一天 , 在如今称作成都平原的地方 , 一座城市里 , 人们在西南角挖了大坑 , 放进金器、青铜器、陶器、玉器和丝绸 , 可能还放了一把火 , 然后填平 。
——这个城市后来成了大名鼎鼎的三星堆遗址 , 有的祭祀坑里有厚厚的灰烬 。
再到800多年前的某一天 , 在被后人称作南宋的皇朝治下 , 一艘木质商船从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港口泉州扬帆启航 。 它是福建制造的“福船” , 尖底、窄头、宽尾 , 其船体是多重板结构 , 分有多个水密隔舱 , 抗风强 , 吃水深 , 据说能装七八十万斤的货物 。 它满载着瓷器、铁器和丝绸 , 寄托着船东货主的财富梦想 , 不料沉没在珠江口与雷州半岛之间的南海海域 。
——这艘沉船后来入评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 编为“南海一号” 。
古棺、古城、古船 , 三个故事中都出现了同样的元素:丝绸 。 但是 , 在古迹重见天日的时候 ,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土蚀、火焚或水浸 , 早已使丝绸化为乌有 , 让人无法想象曾经的光泽、柔顺和丝滑 。 而多年来 , 一批科技考古工作者的“寻丝之旅” , 就是要于无形处觅丝踪 。
丝之证
2014年6月 , 第38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 , 这个会议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世界遗产大会” 。 在这届大会上 , 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 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
但是在一锤定音之前 , 有国家的代表提出了异议 。 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国际古代纺织品研究中心(CIETA)理事赵丰回忆说:“他们说本国的丝绸比中国更早 , 但那用的是野蚕(柞蚕、蓖麻蚕等)吐的丝 , 而不是家蚕(桑蚕) 。 全球公认的蚕桑丝绸业的起源就是中国 , 像‘养蚕业’在英语里就称作‘sericulture’ 。 其中 , ‘seri’就源于古希腊古罗马对中国的称呼‘Seres(丝之国)’ 。 而‘culture’一词是要有人的作用 , 才能称为‘culture’ , 野生的、采集的 , 都不能算作‘culture’ 。 ”
本来不是事的事 , 有了插曲还是要重视 。 凯旋后 , 国家文物局就要求考古界拿出丝绸起源于中国的确实证据 。 而在2010年 , 国家文物局就依托中国丝绸博物馆 , 成立了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 这个任务自然也落到了基地身上 。
丝绸|你知道“丝绸起源于中国”是如何证明的吗?
本文图片

2018年8月7日 , 观众在参观宋代丝绸文物 。 新华社采访人员孙参摄
事实上 , 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以来的100年间 , 田野考古已经获得“丝绸起源于中国”的多次实证:
1926年 , “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带队在山西夏县发掘了西阴村遗址 , 这是中国考古学人首次独立带队在中国进行的考古发掘 。 他们意外地发现了一枚形如花生壳的黑褐色物体 。 后经辨认 , 它居然是被割掉一半后剩下的“半个蚕茧” 。 “半个蚕茧”现藏于台北故宫 , 它所属年代学界仍有争议 , 一般认为已有6000—5500年的历史 , 是人类利用蚕茧的实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