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稳|文艺评论|潘凯雄评范稳《太阳转身》:一次成功的“破圈转身”

范稳|文艺评论|潘凯雄评范稳《太阳转身》:一次成功的“破圈转身”
本文图片

大约还是在2020年的上半年 , 人民文学出版社在上报有关脱贫攻坚主题出版的重点选题中就有范稳的长篇小说《太阳转身》 , 随后这个选题又被中宣部列入“2021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 。 老实说 , 对这个选题我当时心中并非特别有底 。 这当然不是对范稳创作能力的不信任 , 而只是对他能否胜任这种类型的创作心里没底 。 范稳过往的长篇小说创作 , 重要的作品不是由以《水乳大地》《悲悯大地》和《大地雅歌》等三部长篇组成的“藏地三部曲”就是《重庆之眼》和《吾血吾土》 , 这些作品特色鲜明也堪称优秀 , 但所涉内容不是有关藏地的历史文化就是中国现代史上的若干重要事件 , 而近距离的现实题材写作并不多见 , 更何况还是“脱贫攻坚”这个对小说创作而言确有某种挑战性的题材 。
范稳|文艺评论|潘凯雄评范稳《太阳转身》:一次成功的“破圈转身”
本文图片

时间很快便转到了今年的3月中旬 , 人民文学出版社给我送来了这部《太阳转身》的打印稿 , 让我抓紧看 。 于是 , 我便抱着一种好奇的心理进入对这部成品的第一次通读 , 而卒读下来的基本判断有二:一这是我看过的脱贫攻坚题材长篇小说中特别“小说化”的一部作品;二当然也还有明显不足 。 一周后 , 人文社邀请了包括本人在内的四位专业人员为之会诊 , “坦率”是这次会诊的主旋律 。 对此 , 范稳除去间或笑眯眯地做点回应外 , 大部分时间都是点头或埋头(记录) 。 再往后三个多月 , 范稳妥妥地交出了现在这稿 。 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复盘这个过程 , 其用意无非想说一部好作品固然可能一气呵成 , 但有时候也是需要打磨的 。
对这部作品的创作难度 , 以及为完成、而且要出色地完成这部作品的创作 , 范稳本人其实也有清醒的认识 , 尽管这已是他进入“新世纪以来的第七部长篇小说” , 但“过去我更倾注于历史叙事 , 把民族文化与历史作为我的学习和表现对象 , 藏族、纳西族、彝族、哈尼族等 。 这次我把目光转向了当下、转向了壮族 。 我知道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 面对这种挑战 , 范稳明白自己“需要去选种育苗 , 精耕细作 , 接上地气 , 吸取养分 , 在田里走一走 , 在大地上去发现” 。 为此 , 他深入到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这个“地处南国边陲 , 拱卫着国家的西南大门 , 四十多年前这里还战火纷飞、英雄辈出 , 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才完全对外开放 。 因此它是云南贫困程度最深、面积最广的地区之一” 。 在这里 , 范稳“走访了数十个边境村寨 , 见证了偏远山乡的巨变 , 结识了许多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并清醒地意识到“能够置身于‘脱贫攻坚’这场伟大战役中 , 是一种荣幸 。 我们是见证者 , 也是记录者 。 对于一个作家来说 , 如何去呈现 , 就显得尤为重要” 。 没错 ,“如何去呈现”至关重要 。
如果不了解上述过程而只是初看作品 , 视《太阳转身》为刑侦破案小说其实也未尝不可 。 作品的一号主角全然不是常见脱贫攻坚题材中的村长或支书 , 也不是被组织安排到基层挂职扶贫的“第一书记” , 而是从省公安厅刑事侦察局刚刚退下来不久的老局长卓世民 。 而且这个“一生戎马倥偬、身经百战” , 视“波澜壮阔的人生是显英雄本色 , 可风平浪静的日子才是生活”的老刑侦还没享受几天“生活”的“日子”就因为自己胰腺上的“一个占位”成了“等待死刑判决书的人”;作品的故事主体则是这个虽刚一退下来就给自己制定了“不插手局里工作 , 不掺和任何案件 , 不帮人说情”这“三不政策”老刑侦 , 又不得不被卷入对一件拐卖儿童案的成功侦破 , 直至自己在胜利曙光降临前壮烈牺牲的全过程 。 至于与脱贫攻坚相关的那个南山村恰巧正是与这桩刑侦案有重要关联的所在地 , 这个村从极贫到扶贫到脱贫的全过程都是因此而穿插在整个破案过程中被自然带出 , 无论是为村里脱贫而殚精竭虑的老村长曹前宽还是因极度贫困而迷失人生方向走上犯罪之路的曹前贵等皆无一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