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文艺评论 | 袁泉:安静的力量( 四 )


相比其他的话剧演员,袁泉塑造的舞台角色,几乎没有一个是大开大合、宣泄表达的,即使情感丰沛的角色,她还是保持一种内敛和克制的风格来表达角色复杂跌宕的情感,反而给人极大的震撼,也符合袁泉第一自我的属性。
职业生涯坚守的定力和潜力
袁泉就是这种演员,角色的第一自我明显高于第二自我,她的自身魅力足以打动观众,也许有些观众喜欢袁泉,就是喜欢她呈现出的理想的自己。
袁泉正是像她所饰演的简·爱一样,诠释了“我要用我自己的意志,选择我的命运”。在她身上少了一些中年女演员对于年龄的焦虑,她所饰演的角色伴随着她个人的成长而愈发凸显出中年女性的魅力,从天真烂漫的少女到成熟坚韧的女性,越来越带着其独特的烙印,散发出温柔与坚韧并存的气质。
文艺&文艺评论 | 袁泉:安静的力量
文章插图

《我的前半生》(2017)
袁泉无论何时看起来都气定神闲,安安静静的、不急于名利,冷静克制地与娱乐圈保持距离。在她身上,没有拿不到角色的焦虑,也看不到断档的慌张,《我的前半生》中的唐晶,《流金岁月》中的戴茜都不是女一号,甚至在《心花路放》和《后会无期》中袁泉的戏份很少,但她似乎不在意咖位、也不拘泥于戏份多少。“有角色的时候就好好排戏,没角色时就好好生活。”她能从生活中汲取力量和养分,是可以演到老的演员,摆脱了“女演员吃青春饭”的禁锢。她在第一自我中安然的状态甚至主导着第二自我,这是属于她的表演魅力。
当然,演员总免不了被比较,尤其是女演员。在中生代女演员中,周迅与袁泉一样,都被评价为有灵气的女演员。但在大银幕上周迅的表现显然优于袁泉,更能自如地游走于角色与自我之间,把控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之间的平衡。究其原因,我想大概是观众欣赏话剧总是保持一个客观的距离,因此舞台表演更注重演员整体的表现力,大段的表演使角色的情绪自始至终地贯穿,演员可以沉浸在角色中。
文艺&文艺评论 | 袁泉:安静的力量
文章插图

文艺&文艺评论 | 袁泉:安静的力量
文章插图

《流金岁月》(2020)
然而影视拍摄的特性则决定了演员需要有瞬间进入角色与瞬间抽离角色的能力,特别是大银幕,演员更需要眼神、微表情等细节的表达。也许袁泉在大银幕上还缺一部成熟期的代表作,或者一个大导演的点拨,就如同陈凯歌之于周迅、王家卫之于张曼玉。
当然女演员的成长之路会被很多表演之外的因素打扰,与袁泉同期的女演员章子怡、梅婷、胡静、海清、高圆圆、马伊琍等人,有至今活跃在公众视野的,总是紧跟大众审美潮流的;也有结婚生子后逐渐减少露出、鲜有新作品的。袁泉在其中并非拿奖最多的,也不是最有天分的,但她让自己跳脱出比拼“红不红”“有多红”的怪圈,把演员当作职业,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演好每一个角色,她像君子兰一样静静绽放在百花齐放的影坛中,散发着温和、谦逊的魅力。袁泉的表演就像她的自身一样,安静却又执拗,看似瘦弱却又充满力量。
女演员青黄不接的感叹常有,如今90后女演员们鲜有代表作,媒介似乎围绕个人生活的话题远远多于她们专业和作品。当然这和当下演艺行业的趋向有关,但也许更是她们自身的驱动。她们都在碎片化的网络时代长大,难以割舍曝光与流量的魔力。演员的爆红和没落的周期缩短,导致很少有年轻演员愿意为一个角色凝练时间和精力以打磨演技。一旦“急”的心态与ABC式的台词和套路式的演技勾连,就难逃“流量小花”“人红戏不红”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