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刘先银经典点说:陈琦南老子道德经道常无为,序《道德经》的核心思想

影评人说“中国电影的发展速度终于可以名正言顺 , 并毫无怨言地停下来了 。 ”听过吗?
对我来说 , 中国现在的电影产业不要也罢!中国近十几年的有些电影 , 都对人情缺乏关注 , 人就像个木偶傀儡一样 , 我在片中看不到人的存在 , 看不到人在时空中的运动 。
谈到让他感到失望的导演 , 赛人毫不犹豫地说:“陈凯歌嘛 。 ”小时候陈凯歌是大偶像 , 而现在 , 陈凯歌的每部片都是在挑战他的底线:“从《霸王别姬》开始就有点失望了 , 然后《荆轲刺秦王》又扳回来了一点 , 毕竟其中还有那种变态劲儿、疯狂劲儿在 。 而到后来 , 就是越来越失望 。
2021年7月1曰:陈琦南 , 国学文化:老子道德经第六篇:无为十论:序“无为”是《道德经》的一个核心思想
《道德经》中"无为"出现十三次 。 "无为而治"一直是自古以来人们争论的焦点 。 历史上出现汉初"文景之治"唐初"贞观之治"就充分肯定了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的真正作用在治国安邦之伟业 。 实际上老子春秋时代就实现了"灵敬之治" 。 然这时代司马迁《史记》只有百字记載 。 有孔子卒三字 。 其他可能被汉武帝尊儒弃道所删掉了?独尊儒术!墨家消声灭迹 , 道家散落民间 。 至汉武帝老年欲焚《史记》 , 杀史马迁 。 最终武帝留下"罪已诏" 。 《史记》列几代后才闻世 。 "无为而治"指永恒之道 , 王弼提出"贵无论"把有形有名的具体事物称为有 , 把无形无名的抽象本体称为无 , 将道视为无 。 得道为德 , 得道者昌 , 失道者亡 。 故"无"代表恒道 , 自然之道 。 "为"指有为之事 。 不能违背道德 。 无为而治就是人法自然规律之为 。 《道德经》五千言 , 就是一部无为而治的哲学著作 , 故老子是世人哲学始祖 。 老子提出三个论点:"使夫知不敢 , 勿为而已 , 则无不治矣!""无为 , 而无不为 。 ""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 老子的无为是"我独异于人 , 而贵食母"即贵在遵道守德 。 "无为"最早出自《诗经.王风》:我生之初 , 尚无为 。 我生之后 , 逢此百罹 。 故孟子的人之初 , 性本善是有道理的 。 老子弟子文子言:老子曰:所谓无为者 , 谓其私志不入于公道 , 嗜欲不枉正术 。 循理而举事 , 因资而立功 。 推自然之势 , 曲故不得容 , 事成而身不伐 。 功立而名不有 。
【事物|刘先银经典点说:陈琦南老子道德经道常无为,序《道德经》的核心思想】该篇老子提出如下论点:第一章 , 无 , 名天地之始 , 有 , 名万物之母 。 第二章 , 有无相生 。 第三章:使夫知不敢 , 弗为而己 , 则无不治矣 。 第十一章 , 有之以为利 , 无之以为用 。 第二十二章 , 有欲者弗居 。 第四十八章 , 以至于无为 , 无为而无不为 。 第六十四章 , 能辅万物之自然 , 而弗敢为 。 深入探索无为篇的真正含义 , 那么 , "无为而治"也就迎刃而解了 。 庄子曰:上必无为而用天下 , 下必有为为天下用 , 此不易之道也 。 天不产而万物化 , 地不长而万物育 , 帝王无力而天下功 。 探索无为十论 , 将会不断提高对老子哲学思想的认知 。
2021年8月10日:陈琦南国学老子第七篇治国之道十论之三道德经37章无欲以静 , 天下将自正
01 , 原文:道恒无为 , 而无不为 。 侯王若能守之 , 万物将自化 。 化而欲作 ,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 镇之以无名之朴 , 夫将不欲 。 不欲以静 , 天下将自定 。
02 , 章解:无名的永恒之道道法自然 , 运行不息 。 侯王如果能遵守恒道的运行規则 , 天下万物将会自然而然生长、发育、结子 , 返回並循环不息 。 万物在生长过程中如果出现贪欲谋私 , 离道叛德之为 , 吾将用失道者亡之道纪来镇之 。 只有"镇之以无名之朴"在永恒之道的道纪下 , 百姓将回归诚实 , 慈善 , 质朴的本质 , 不会被离道叛德之行为所污染 。 没有贪婪谋私之欲望 , 邦国和民众就会生活在宁静、和谐、安泰的社会之中 , 顺应自然发展規律 , 人法天地之道 , 道法自然 , 实现国強民富 , 国泰民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