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刘先银经典点说:陈琦南老子道德经道常无为,序《道德经》的核心思想( 二 )


03 , 导读:老子认为:无法知道的永恒之道 , 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根源 。 人们只有效法天地之道 , 道法自然 , 才能实现民富国強 , 天下太平 。 无为指无离道叛德之为 , 以百姓之心为心 , 一心为人民服务 , 那么就可以为民谋福利而无所不可为 。 无为:就是使事物延续其无名之道顺其自然不妄为 。 无私欲、守质朴 。
管子曰:无为者帝 , 为而无以为者王 。 为而不贵者霸 , 不自以为所贵 , 则君道也 。 贵而不过度 , 则臣道也 。 庄子曰:古之君天下 , 无为也 。 唐玄宗曰:侯王若能守道无为 , 则万物自化 , 君子无为 , 而淳朴矣 。
老子在77章中曰:百姓之不治也 , 以其上之有以为也 。 所以 , 老子认为侯王无离道叛德之为 , 则万物将自化 。 化而欲作 ,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 (朴:道纪)夫将不欲 , 不欲以静 , 天下将自定 。 (37章)
刘先银经典点说: 往里走 , 越是安静的时候 , 越能感受智慧的光芒 , 安顿下来遇见自己智慧的模样 。
事物|刘先银经典点说:陈琦南老子道德经道常无为,序《道德经》的核心思想
文章图片
刘先银题写书名《道德经》
刘先银经典点说:陈琦南老子道德经第六篇无为十论序 , “无为”是《道德经》的一个核心思想
“无为” , 是老子的基本思想主张 , 这一思想主张贯穿于《道德经》全篇 , 其中有12章15处出现“无为”二字(第47章“不为”是“无为”之意 , 故亦将之包含在内) 。 第2章基于事物的相对性首次提出 ,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 行不言之教” , 进而说明“无为”的基本态度应是 , “万物作焉而不辞 , 生而不有 , 为而不恃 , 功成而弗居 。 ”第3章“不尚贤 ,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 , 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 , 使民心不乱” , 明确了“无为”在政治上的具体主张和措施 , 坚信“为无为 , 则无不治 。 ”无为”思想的真谛在于“以无而为” 。 “爱民治国 , 能无为乎?”从辩证的角度指出“为”“执”的危害 , 和“无为”的方法 , “是以圣人去甚 , 去奢 , 去泰 。 ”“柔弱”是“无为”的又一具体表现 , 并深深地感叹“不言之教 , 无为之益 , 天下希及之 。 ”治国理政的“以正治国 , 以奇用兵 , 以无事取天下” 之后 , 指出了“有为”政治之害 , “天下多忌讳 , 而民弥贫;民多利器 , 国家滋昏;人多伎巧 , 奇物滋起;法令滋彰 , 盗贼多有” , 随即强调了“无为”政治的益处 ,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 ”老子政治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无为” 。 但“无为”思想的意义 , 不仅仅在于政治 , 因为第37章、第38章、第48章曾分别明确指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无为而无不为” 。 对待问题应持“为无为 , 事无事 , 味无味”、“为之于未有 , 治之于未乱”的“无为”态度和方法 。 《道德经》全篇时显时隐地在揭示、指出“无为”是“道”的基本属性 , 并谆谆告诫、反复提醒人们应以“无为”的态度、方法见之于客观事物 。 可见 , “无为”是《道德经》的一个核心思想 。
事物|刘先银经典点说:陈琦南老子道德经道常无为,序《道德经》的核心思想
文章图片

事物|刘先银经典点说:陈琦南老子道德经道常无为,序《道德经》的核心思想
文章图片

事物|刘先银经典点说:陈琦南老子道德经道常无为,序《道德经》的核心思想
文章图片

事物|刘先银经典点说:陈琦南老子道德经道常无为,序《道德经》的核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