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宋代舞者:大曲舒缓,轻歌曼舞

□孙葆元
宋朝是个载歌载舞的时代,繁荣的经济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在创造丰富物质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即使北宋亡覆,一干旧臣逃到临安,疼痛未消,稍稍定下心来,用以提神振气的仍是歌舞。
不能不说,舞蹈到了宋代有了空前的发展。唐和五代留给它的只是独舞和双人舞,到了宋代则发展成队舞,由数人,甚至十数人列队起舞,声势和气魄就远远超过了唐代。
《宋史·乐志》详细记载了宫廷舞队的名称和表演的节目,一队是男队,叫“小儿队”,皆由十余岁的男童组成,共72人;另一队是“女弟子队”,选择青春年龄段的少女组成,计有153人。“小儿队”又细分成儿童解红队、儿童感圣乐队、玉兔浑脱队、异域朝天队、射雕回鹘队、浑臣万岁乐队、醉胡腾队、婆罗门队、剑器队、柘枝队。女弟子队则分成菩萨蛮队、佳人剪牡丹队、拂霓裳队、采莲队、菩萨献香花队、彩云仙队、打球乐队、抛球乐队、感化乐队。舞队的名字就是节目的名字,每支舞队后面都标注着所穿服饰,所持舞具的名称,可见宋朝皇家教坊队管理达到一个极规范化的程度。
宋代!宋代舞者:大曲舒缓,轻歌曼舞
文章插图

从舞队的名称上又能看到舞者的表现内容,比如《醉胡腾舞》表演边疆民族生活舞蹈。《柘枝舞》则规定,舞者穿绣罗宽袍,系银带,戴胡帽,表现的是西域的民间风情。还有些舞是从唐代流传下来,经过千百场次演出,改造完善起来的舞,比如《浑脱舞》。“浑脱”是北方民族用语,愿意指“完整地剥离”,在词汇的使用上引申为“中空”“囊袋”之意。初唐时,长孙无忌自创了一种帽子,命名浑脱帽。浑脱舞的表演即是戴着各种面具的舞蹈,此舞曾风靡唐代的长安城,当时叫“泼寒胡戏”,舞者戴各种兽面舞之蹈之。再往前追溯,这种舞蹈形式可源自东罗马帝国,辗转康国、龟兹传入中原。宋代浑脱舞者戴的帽子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比如小儿队中的玉兔浑脱舞队,献舞的队员各戴一顶玉兔帽子。《文献通考·乐考》记载:宋代教坊司规定:“队舞之制,其名各十……七曰玉兔浑脱队,衣四色绣罗襦,系银带,戴玉兔冠。”
最著名的舞队当数《菩萨蛮舞》,编舞是唐朝人李可。《菩萨蛮》是礼佛舞,规制极严,在礼佛的庆典中演出。到了宋代,宋人将它改编成女子群舞,在寺院上演,赶上佛教节日,也在宫中上演。这个舞蹈气势恢宏,舞队如仙女下凡,衣袂飘飘,让观者陶醉其中。
宋人给我们留下一个舞蹈队节目单,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一串舞者的艺名。欧阳修在《归田录》,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不约而同地记载了北宋名臣寇准喜爱《柘枝舞》的事迹。寇准家中养着艺伎,会跳这种舞,技艺炉火纯青,于是“会客每舞必尽日”。从这个侧面又可见《柘枝舞》程式漫长,一节一节叙述了很长的故事,久而久之大家就送给寇准一个外号,叫“柘枝颠”。出名的不是这个“颠”,而是他家的柘枝舞娘。欧阳修在《归田录》记载说,有一回,舞蹈之间,舞伎手持的环鼓鼓环掉了,失去了鼓与环相撞击的节奏,舞蹈被迫停下来,满朝廷没有人会修这种环鼓,说明环鼓来自西域,有些像现在新疆艺术家使用的手鼓。沈括记载,后来,寇准家的这个舞娘老了,出家到凤翔做了尼姑,老尼仍然会跳柘枝舞,只是叹息已经今不如昔。
宋代!宋代舞者:大曲舒缓,轻歌曼舞
文章插图

柘枝舞
周密《齐东野语》记载,南宋宫廷有一位领舞叫“菊夫人”,她跳的《凉州舞》无人能及,人称“菊部头”。《凉州舞》是唐舞,婀娜多姿,源于甘肃武威地区,对舞者身体条件要求极高。怎奈宋高宗赵构看不上她,菊夫人失望至极,称病出宫嫁人,一代舞伎就这样断送了自己的艺术生命。宫廷舞伎除了菊夫人,还有小刘婉容、琼琼、柔柔。《武林旧事》记载,小刘婉容会跳《十色菊》,琼琼和柔柔在《千秋岁》中对舞,成为一时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