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灰菜@北山有莱,灰灰菜中吃出情怀和生活格调
文章插图
文|萧萧
《诗经·小雅》有首祝寿的宴饮之诗叫《南山有台》,诗的开头两句写道:“南山有台,北山有莱。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北山有莱”的“莱”即藜,指的便是灰灰菜。
灰灰菜,长在田间地头,有着广泛的民间基础。《韩非子·五蠹》载:“尧之王天下也,粝粢之食,藜藿之羹。”粝粢之食,指的是粗糙的饭;藜藿之羹,则指的是用灰灰菜做的野菜羹汤。《庄子》载:“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糁。颜色甚惫,而弦歌于室。”孔子受困于陈国、蔡国之间,七天没吃好饭,喝的是灰灰菜做的羹汤,一粒米都没有,一脸菜色,却仍鼓瑟而唱。
从远古走来的灰灰菜,在缺肉少菜的年代,是餐桌上的常客。幼年时,家里吃灰灰菜,蒸食和凉拌是惯常做法:菜叶洗净、切碎,留点水分,拌少量玉米面或麸子面,加盐拌匀,上锅蒸。出锅后,清香满屋,鲜得很。凉拌则更为简单,菜洗净,焯水后入盘,取一头蒜在石臼里捣成泥,佐以醋、酱油、盐混合为调味汁,浇到菜上即可。外祖母每吃此菜必搭配地瓜面窝窝头,口感一酸辣、一甘甜,属于味蕾上的“二重天”。从营养学角度看,粗菜配粗粮,堪称绝配,外祖母也算是会吃了。
文章插图
一部《红楼梦》写尽世间珍馐美味,第四十二回中曹公独出心裁地给灰灰菜留下了一席之地。其时,刘姥姥作别贾府,收到大批赠礼,犹疑着不知如何是好,平儿为让其拿得心安,便道:“休说外话,咱们都是自己人,我才这样。你放心收罢,我还和你要东西呢。到年下,你只把你们晒的那灰条菜干子和豇豆、葫芦条儿各样菜干带些来,我们这里上上下下都爱吃。别的一概不要,别枉费心。”
平儿所说“灰条菜干子”就是大名鼎鼎的灰灰菜了。对于吃惯大鱼大肉的贾府人来说,偶尔吃点野菜,也算是忆苦思甜吧。
后世的文人士子常把食用灰灰菜视为清贫高洁的行为,很多诗文里都有。比如陶渊明的“敝襟不掩肘,藜羹常乏斟”,杜甫的“吾安藜不糁,汝贵玉为琛”“试问甘藜藿,未肯羡轻肥”,韩愈的“三年国子师,肠肚习藜苋”,苏轼的“寄语故山友,慎毋厌藜羹”,陆游的“陋巷藜羹心自乐,旁观虚说傲公卿”“子孙勿厌藜羹薄,此是吾家无尽灯”……
其中,对灰灰菜最情有独钟的是陆游。他在《剑南诗稿》卷38《午饭》诗中说:“破裘负日茆檐底,一碗藜羹似蜜甜。”又在卷61《自咏绝句》中说:“一条纸被平生足,半碗藜羹百味全。”在这里,灰灰菜羹不只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情怀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格调。
文章插图
某年春天,我和友人在一家农家菜馆里曾吃过一道菜叫“不舍分离”,其主食材便是灰灰菜。嫩黄的鸡蛋和碧绿的灰灰菜炒在一起,黄绿相间,煞是好看。一箸下去,蛋裹着菜,菜亦抱着蛋。细品,鸡蛋润滑,灰灰菜清香。二者合一,荡漾在唇齿之间的是田野的芬芳气息。
【 灰灰菜@北山有莱,灰灰菜中吃出情怀和生活格调】中国的饮食之道,至味往往至简。陆游在《对食戏作》中曾提出自己对美食的独到见解:“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灵苗嫩不蔹。采掇归来便堪煮,半铢盐酪不须添。”意即经霜之后的蔬菜有淡淡的甜味,春天将近时长出来的菜苗最是新鲜,用这些材料烹煮菜肴,连一点盐和糖的调味都不必放,已食尽至味。一直觉得,这是生活的有心人才会生出的感悟。
- 湖北省文联$新春佳节氛围浓 中国书法·年展全国行书草书作品展在汉开幕
- 英国|摘菜能赚55万?发达国家面临棘手问题,开始向全球撒钱抢人
- 山水长&北宋诗人王安石彻夜难眠,写下一首忧国忧家的“静夜思”
- 刘向歆父子年谱&国学大师钱穆在台北上最后一节课:你们是中国人,不要忘记中国
- 科瓦列夫!清末民初,外国人眼中的北京春节:爆竹声中福运到
- 周作人$读书 | 学术的温度—— 陈平原的《记忆北京》读后
- |什么文玩值得收藏呢?主流品类统统败北!最看不起的反倒是黑马!
- 日历|速速收藏!北京冬奥会观赛日历来啦!
- 冬奥会|北京冬奥|我的冬奥会好看吗?(随笔 宋艳丽 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
- 冯德英|著名作家冯德英病逝!代表作《苦菜花》曾入选小学语文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