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英文系一地鸡毛中文系不遑多让

文学@英文系一地鸡毛中文系不遑多让
文章插图
文学@英文系一地鸡毛中文系不遑多让
文章插图
文学@英文系一地鸡毛中文系不遑多让
文章插图
◎像玉的石头
新学期,我一边看吴珊卓主演的6集轻喜剧《英文系主任》,一边跟朋友们分享其中笑料,其间朋友们反复纠正我把英文系说成中文系的口误。某种程度上,这个口误也是一种写实——美国的英文系,不就相当于中国的中文系嘛。
【 文学@英文系一地鸡毛中文系不遑多让】作为一个在中文系学习工作了14年的文学研究者,在这短短25分钟×6集的时间里,我回顾了我的过去,琢磨着我的现在,或许还预见了我的未来(当然不包含中文系主任这样的意愿)。客观地说,剧集谈不上多么深刻或者尖锐,但又确实呈现了当下大学校园文化和文学教育中最新鲜的现场,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评价体系问题。
“传授”与“沉浸”,孰优孰劣?
剧中,新老教师的聘任问题贯穿金允智博士短暂行政生涯,它反映的是评价一位教师及其课堂教学的标准和体系。三位慢慢失去活力的老教授,拥有最高的薪水和最低的选课人数,学院因此想迫使他们退休。一位年轻女教师,学术正值上升期,在权威刊物发表了论文,选课人数多,课堂气氛活,却无法获得终身教职。金主任一边努力保留老教授们的讲席,一边为年轻教师争取终身教职。
在中国,高校虽然不至于简单粗暴地用选课人数与薪水的比例关系来衡量一位教师的价值和贡献,但被Joan Hambling教授“拉杂摧烧之”的学生评价表,同样困扰着老师们。当下的大学老师普遍不再认为自己应该具有身份或思想的权威,但完全用学生的个人喜恶来定义自己的教学水平,仍然让许多老师感到有失尊严。毕竟师生关系本质上仍是人与人的关系,其中的喜恶蕴含着幽微曲折的不理性的成分。讲授乔叟的Joan被学生嘲讽为老巫婆、性冷淡,但当Joan在图书馆外揪住给她打差评的学生痛骂一顿,并表示“你可以侮辱我,但不可以侮辱乔叟”的时候,路过的学生却觉得她很酷,要选她的课。
教学方法或者课堂效果同样无法量化、标准化。剧集对不同教学方法的碰撞采用了非常戏剧化的方式:金主任将两位老师的“美国现代文学”课程合并,同一间教室里两人用截然不同的方式讲授麦尔维尔与《白鲸》。Elliot是老派的传授宣讲式,小Yaz则是“沉浸体验式”,老师将课堂交给学生,学生用说唱、爵士乐等年轻人钟爱的形式表达对《白鲸》的感受。剧中Elliot如此描述Yaz:“她并不想教他们,她只想与他们一起玩耍。”我们必须承认,他对Yaz的概括是准确的。
剧集并没有对两人的教学方法进行明确的价值评判。人文学科是关于“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事物,授课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教师呈现自己作为“人”的过程,那么教师的个性气质本身就会影响其教学方法。要求一位性格沉静内向的教师维持一种互动非常积极的教学形式,与学生“打成一片”是不切实际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从文学自身来看,切入作品的方式是多样的,进入一部作品的过程亦是有层次的。如果说直观地、整体地去体验作品的美和神秘是对文学的“附魅”,那么拆解作品的结构、思想、生成过程等则可以视作祛魅,两者对于文学教育来说都必不可少,两者必然指向不同的教学方法。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不同的人自然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即使是同一个人,认知与感受也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读博时,我作为助教带着一个小组细读老舍的《骆驼祥子》,那一次讨论非常充分,学期结课时同学们都表示那是对作品阅读最深入、收获最大的一堂课。然而于我个人来说,至今难忘的却是本科三年级时的“西方文学理论选读”,老师带着仅有的5个选课学生,拿着原版《牛津文学术语词典》逐字逐句翻译、解释、整理成段落,课堂单调、缓慢而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