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郡王修寺颂|动荡的北朝,才是“唐楷”之开端!( 二 )


但不论是颜真卿 , 还是徐浩 , 在其成熟的楷书代表作中 , 我们所看到的 , 却更多地带有北齐楷书的烙印 。 这一烙印 , 不仅仅体现在楷书的结构上 , 同样体现在雍容丰硕的气息及用笔方面 。
赵郡王修寺颂|动荡的北朝,才是“唐楷”之开端!
本文图片

图6 北齐 《囗珍墓志》局部
《囗珍墓志》的珍贵之处在于书而未刻 , 还有唐时很多西北地区出土的朱书、墨书墓表 , 在笔法的提示方面更加直接 。 通过这件墓志 , 大致可以看出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几乎是不存在的 , 更多的则是切笔入纸或露锋其笔 , 这在唐代墨迹如唐玄宗的《鹡鸰颂》、颜真卿的《自书告身帖》等墨迹中 , 是可以得见直接的传承的 , ”在这里得到了有力的体现 。
关于北齐诸刻及“颜徐”的用笔 , 笔者初看之时认为两者毕肖 , 但旋而忆及米芾所谓“石刻不可学” , 石刻之中 , 怎可看出笔法?
笔者认为可以 , 我们现今所对照的两者 , 均以碑刻为主 , 以现代人之眼光看两者 , 推今及唐 , 想必唐时看北齐碑刻 , 也必有类似“透过刀锋看笔锋”的联想 , 这正如王羲之所谓“后之视今 , 亦由今之视昔”者也 。 当然 , 这样的推演 , 必须是建立在书写主体具备一定的书写实践经验及认识水平之上的 。
况且从近年出土的北齐天保九年(558)朱书《囗珍墓志》(图6)原迹来看 , 其用笔厚实、笔锋劲健 , 直与唐玄宗之《鹡鸰颂》相颉颃 。 又北齐之岗山刻经、隋开皇十三年(593)所立之《曹植碑》(图7) , 在楷书的捺脚中 , 呈倒鹅头状之缺角 , 在颜真卿及其后柳公权等大家中 , 则成了标志性的用笔(图8) 。 而这种类似用笔的动作 , 米芾称其为“挑剔” , 并以此认定颜、柳为“后世丑怪恶札之祖” , 如此看来 , 米芾实是冤枉颜、柳及盛唐的一大批书家了 。
赵郡王修寺颂|动荡的北朝,才是“唐楷”之开端!
本文图片

图7 隋 《曹植碑》选字
对于捺脚的书写方式 , 基本可以作为几个不同时代的判断标准 。 唐以前的楷书捺脚 , 多取法晋人笔意 , 用中侧锋变换的方式捺出 , 捺脚一般饱满、平整 。 盛唐及以后的大楷 , 在捺脚的处理中 , 几乎多呈现“倒鹅头”的方式 , 也就是说捺脚处有一个缺口 , 这个缺口是通过调整中锋回顶的方式形成的 。 虽说唐以前的处理方式多以前者为准 , 但北齐的相当一部分捺脚的处理方式 , 却与盛唐时的处理方式相同 , 这很明确地提示我们 , 唐人并非独造 , 而是继承 。 如《曹植碑》中的“改”“文”“以”“交”“太”与《颜勤礼碑》中的“吏”“道”“通”“父”“延”“太”“陵”“史”的捺脚对比中 , 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这种笔法的继承 。
赵郡王修寺颂|动荡的北朝,才是“唐楷”之开端!
本文图片

图8 唐 颜真卿《颜勤礼碑》选字
颜体、柳体以及盛唐其他书家如遇较大尺寸的字体 , 捺脚一般会处理成“倒鹅头”的方式 , 这种方式可以很直观地看出受到北齐楷书的影响 , 但在唐代法度的笼罩下 , 这种用笔方式更加雅化了 。
【赵郡王修寺颂|动荡的北朝,才是“唐楷”之开端!】初唐以前及初唐的大部分楷书 , 多为瘦劲的中、小楷 , 以当时毛笔大小及用笔习惯 , 在书写捺脚时 , 多为中侧锋交替运动状态下平脚捺出 , 而在书写尺寸较大而笔画又较为肥硕的楷书时 , 同样尺寸的毛笔 , 再这样写就行不通了 , 唯一的办法是写到捺脚时 , 进行一次或者数次的调锋、蓄力 , 最终才能将捺脚收尖 。 颜真卿、柳公权等盛中唐之后的书法家在处理此一笔画时所采取的方式 , 大率如此 , 而北齐时期的大字刻经及多数碑刻 , 则早已如此 , 只是不成规模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