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楠|陈晓楠:寻找“极端”背后的共性 倾听普通人内心汹涌( 三 )


羊城晚报:很多网友认为节目选择的采访对象都是少数派群体 , 可不可以理解成“和陌生人说话”就是“和少数派群体说话”呢?
陈晓楠:我不这么认为 , 他们并不是少数派 。 普通人可能很少被拿到公众平台上去讲述 , 但是他们绝对不是少数 。 普通人是这个世界的主体 , 是应该被关注和倾听的 , 明星反而是少数派 。 我们做节目前会分析故事和我有没有关系 , 比如“PUA”的故事 , 非常多人学PUA , 也有很多人中招;“抠女”那期节目 , 虽然看似离奇 , 但她背后有一群人 , 折射的是我们对于消费观的讨论 。
羊城晚报:节目是否在寻找“极端”故事背后的人的共性?
陈晓楠:这也是“离奇背后是理解”的含义 。 这个时代 , 我们习惯了快速贴标签 , 大家越来越没有耐心了 , 好像迅速归类才安全 。 但人性是多棱镜 , 是复杂的 。 我们为什么做“杀猪盘”的故事 , 因为有很多女青年被一个懂得“理解”你、“倾听”你的人三言两语哄到坠入爱河 , 这是时代的病 。 离奇故事只是入口 , 背后是理解——世界上没有那么多怪物 , 没有那么多标签和脸谱化的人 。
羊城晚报:一些弹幕的发言依然对采访对象充满偏见 , 您如何看待这种不理解呢?
陈晓楠:尽我们的努力 , 多一分理解是一分 , 但不可能改变全世界 。 很多发弹幕的人也不一定真是不理解 , 可能只是用了一种简单化的表达凑个热闹 。 哪怕我多让一两个人停下来看了全片 , 就算尽到了我们的努力 。 事实上 , 我们看到了非常多超出预期的理解 , 让我觉得做这件事依然是有价值的 。
羊城晚报:很多人很喜欢你能够始终不带偏见地去理解这个世界 , 你认同这一点吗?
陈晓楠:人本来就应该平等看待这个世界 。 但不带偏见也是一种有技术含量的东西 , 就是独立思考 。 我很享受采访的过程 , 那一刻 , 我既是他又是我 。 我跳到他的生命的河流里 , 会化身为他去想这个事 。 但与此同时 , 我又还是我 , 会从第三方的视角问一些外界不理解的东西 。 这种跳进跳出其实是一个很愉悦的过程 。
羊城晚报:所以你对采访的成品也是有信心的 。
陈晓楠:是的 , 有信心 。 观众看20分钟节目 , 一定不会觉得浪费时间 。 但我确实没有信心做到每期节目都能让人点开 。 一些节目的流量大、震动大;一些节目后期反响很大 。 我在凤凰卫视做的好多节目 , 到现在会突然被网友翻出来 。 这些节目的作品感比较强 , 我就等着涓涓细流慢慢流淌过很多人 。
选题需要等待和运气
《和陌生人说话》每期节目制作需要经历多个环节:选题调研、确定采访对象、沟通细节……少则几天 , 多则半年 , 这个过程充斥着等待和运气 , 陈晓楠将其比作“播种不知道是否会发芽的种子” 。 陈晓楠提到 , 接触采访对象不能急功近利 , 达成信任是前期最重要的环节 , “比起‘做节目的人’ , 对话者更需要一个愿意倾听他讲故事的人” 。
羊城晚报:这档节目的选题以及策划过程是怎么样的?
陈晓楠:我们从各个角度来找选题 , 不放弃任何可能性 。 我们会关注像陈泗翰这样的新闻热点人物 , 但不会因为他是热点就去做 , 要看热点之外是否还有可挖掘的空间 , 人物的故事是否有足够的厚度 , 或是话题是否足够有意思 。 比如说“杀猪盘”的故事 , 一个女孩被骗后 , 为了尊严而复仇 。 这个话题我们盯了很久 , 等它足够丰满后才做 。 因为我们要找个体故事来承担话题 , 所以难度就特别大 , 也要靠运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