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明万历十七年刊本——《孔圣家语图》

【卷首|明万历十七年刊本——《孔圣家语图》】《孔圣家语图》由明吴嘉谟于万历十七年(1589)集校后刻印 , 共十一卷 , 卷一为孔子图录 , 下十卷为文字 , 即“孔子家语” 。 其图录绘孔子一生自诞生到逝世共40幅画 , 一面为图 , 一面为传文及按语 , 由程起龙伯阳绘写 , 歙人黄组镌刻 。
卷首为孔子图录 , 后10卷辑采自秦汉诸书的孔子遗文轶事 , 即“孔子家语” 。 图录绘孔子一生自诞生到逝世共40幅画 , 一面为图 , 一面为传文及按语 。 首图题“新都程起龙伯阳写绘” , “歙人黄组镌刻” , 为徽派名家佳作 。
卷首|明万历十七年刊本——《孔圣家语图》
文章图片
孔圣家语图
卷首|明万历十七年刊本——《孔圣家语图》
文章图片
孔圣家语图
卷首|明万历十七年刊本——《孔圣家语图》
文章图片
孔圣家语图
卷首|明万历十七年刊本——《孔圣家语图》
文章图片
孔圣家语图
卷首|明万历十七年刊本——《孔圣家语图》
文章图片
孔圣家语图
卷首|明万历十七年刊本——《孔圣家语图》
文章图片
孔圣家语图
《孔圣家语图》40幅图以吴嘉谟的老师杨士经授予的曲阜《圣迹图》为蓝本 , 但经过重新创作描绘而成 。 可见 , 《孔子家语图》中的孔子“圣迹图录”与我们所见到的明中后期乃至现在出版的不同刻本的《孔子圣迹图》 , 尽管在题材、人物等表现内容上大同小异 , 但画面形象的刻画则有较为明显的区别 , 具体表现为:画面简洁 , 构图匀称 , 线条流畅 , 刀法粗犷 , 尤其是绘刻上充分反映出人物的喜怒哀乐等各种神态表情 , 而不是简单的直线勾勒处理 , 所以别具特色 , 弥足珍贵 。 由于该本《孔圣家语图》传播不广 , 故在诸多孔子图录刻本中鲜有记载 , 而为人们所普遍忽视 , 郑振铎先生在《 中国古代版画丛刊 》中就曾指出:它“在中国版画史上是一部珍奇的大作品” 。
书籍简介:
此本《孔圣家语图》共11卷 。 卷首为孔子图录 , 后10卷辑采自秦汉诸书的孔子遗文轶事 , 即“孔子家语” 。 图录绘孔子一生自诞生到逝世共40幅画 , 一面为图 , 一面为传文及按语 。 首图题“新都程起龙伯阳写绘” , “歙人黄组镌刻” , 为徽派名家佳作 。 此本为明吴嘉谟于万历十七年(1589)集校后刻印本 。
卷首有吴嘉谟自叙、王鏊题辞、王世贞叙以及凡例十一条 , 卷末有杨士经跋 。 卷首凡例称 , 自天子、王侯、学士大夫 , 幼如童蒙 , 远如四夷 , 微如市贩 , 愚如妇人女子 , 莫不欲想见圣人之仪容 , 故以孔庙所藏衣燕居服、行教阙里小像最真 , 绣于卷首 。 而先圣历年事迹 , 杂见传记诸书者 , 多牵合附会 , 莫可据信 。
《孔圣家语图》40幅图以吴嘉谟的老师杨士经授予的曲阜《圣迹图》为蓝本 , 但经过重新创作描绘而成 。 可见 , 《孔子家语图》中的孔子“圣迹图录”与我们所见到的明中后期乃至现在出版的不同刻本的《孔子圣迹图》(本站有一版本) , 尽管在题材、人物等表现内容上大同小异 , 但画面形象的刻画则有较为明显的区别 , 具体表现为:画面简洁 , 构图匀称 , 线条流畅 , 刀法粗犷 , 尤其是绘刻上充分反映出人物的喜怒哀乐等各种神态表情 , 而不是简单的直线勾勒处理 , 所以别具特色 , 弥足珍贵 。 由于该本《孔圣家语图》传播不广 , 故在诸多孔子图录刻本中鲜有记载 , 而为人们所普遍忽视 , 郑振铎先生在《中国古代版画丛刊》中就曾指出:它“在中国版画史上是一部珍奇的大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