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登科|上游文化丨文艺评论丨蒋登科:她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诗中

蒋登科|上游文化丨文艺评论丨蒋登科:她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诗中
本文图片

【蒋登科|上游文化丨文艺评论丨蒋登科:她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诗中】蒋登科|上游文化丨文艺评论丨蒋登科:她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诗中
本文图片

《嫩绿的羽毛》傅天琳著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21年12月出版
蒋登科|上游文化丨文艺评论丨蒋登科:她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诗中
本文图片

她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诗中
蒋登科
《嫩绿的羽毛》是一本让我惊喜的书 。 诗人傅天琳在世的时候 , 我没有听她谈过此书 , 但我知道 , 她希望在适当的时候编选自己的抒情诗、儿童诗精选 , 为自己几十年的诗歌创作做一个较为满意的总结 。 就在她离去之后不久 , 我突然见到她用心编选的这本儿童诗集 , 见到了熟悉的《荷花湖》《月亮》 , 见到了久违的《中秋月》《红草莓》《玉兰》 , 见到了时刻萦绕耳畔的《让我们回到三岁吧》 , 这些都是我喜爱的作品啊 , 怎能不惊喜?!
人们一直称傅天琳为“果园诗人” , 这个称呼一点没错 , 因为她的诗歌创作起步于重庆北碚的缙云山园艺场 , 她获得诗名是因为她写果园生活的诗 , 而且 , “果园”这个意象一直流动在她的作品中 , 是她打量现实、思索人生、反思岁月、展望未来的载体 。 她自己认为抒写自己人生经历与价值观念的最厚重的作品《柠檬黄了》 , 也和果园有关 。 因为“果园诗人”这个称呼影响太大 , 致使她的很多其他题材的诗在很长的时间里被有意无意地遮蔽了 。 其实 , 她在诗歌创作中涉及的题材、主题非常丰富 。 在创作“果园诗”的同时 , 她也写了很多儿童诗 , 在成名作《绿色的音符》之后 , 她的第二部诗集《在孩子和世界之间》就是儿童诗集 。 她还写过大量的关注现实、感悟人生、思考命运的优秀诗篇 。
大概在十多年之前 , 我在私下和她说过 ,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艺术的淘洗 , 她的儿童诗可能会越洗越亮 , 越来越受到关注 , 因为儿童是人类的未来和希望 , 母爱永远是人类最纯洁、真诚的爱 , 优秀的儿童诗可以超越时代、超越文化甚至超越语言 , 成为一种永恒的艺术存在 。
她当时对我的这个看法有点吃惊 , 因为很少有人这样说过 。 我的理由是 , 她早期的“果园诗”虽然有着明显的个人元素 , 但也有着比较深厚的时代印记 , 随着时间远去 , 生长诗意的根基会发生变化 , 承载其诗意创造的精神因素、物质因素会发生变化 , 最终会导致这些作品的关注度的变化 。 而她的儿童诗无论是题材、主题还是情感取向都具有超越时空的特点 , 不会随着时间的远去而在艺术价值上遭遇时空错位 。
傅天琳诗歌创作的特点之一 , 就是和现实、生活、个人命运息息相关 。 她在谈到自己的儿童诗创作时说过:“我与孩子一起成长 , 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 , 从自家孩子到很多孩子 , 尤其是大山的孩子 , 我从孩子那里获得的是植物一样向上生长的蓬勃气息 。 ”她的儿童诗其实也是她的经历、情感、命运的记录 , 带女儿夏夏、儿子炜炜的时候 , 她写出了诗集《在孩子和世界之间》;带外孙女“妹妹”的时候 , 她写出了《星期天山就长高了》;在带孙女元元的时候 , 她写出了《幽蓝幽蓝的童话:傅天琳儿童诗集》 。 当然 , 她也有一些作品是写别的儿童的 , 比如山里的孩子、留守儿童、校园里的孩子、地震中受灾的学生等等 , 或者是为儿童写的 , 涉及鸟兽虫鱼、花草树木、风雨雷电等等 , 还有一些作品是通过儿童反思成人世界 , 《让我们回到三岁吧》就具有代表性 , 从孩子身上感悟生命的单纯、灵性、成长 , 反思成人世界的复杂 。 可以说 , 傅天琳的儿童诗是她面对几代“儿童”的生活所记录的现实点滴、心灵感悟和人生启迪 , 其间也包含着对自我的反思、净化、升华 。 傅天琳从来都有一颗孩子的心 , 总是在生活中发现美好 , 追求美好 , 抒写美好 。 而且 , 她把所有的孩子都当成是自己的孩子 。 傅天琳是一位有着大视野、大爱心、大情怀、大悲悯的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