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诗文里的王安石 人生失意无南北

当苏东坡因“乌台诗案”面临生命威胁时 , 已经罢相的王安石 , 不顾个人安危 , 挺身而出 , 上书皇帝 , 营救自己多年的“政敌” 。 王安石这种不计个人恩怨的做法 , 充分体现出一个改革家、政治家和诗人的博大胸怀 。 多少年之后 , 这对曾经政见不合的“老相识”重逢于金陵 , 竟难得的投契与相知 , 比王安石小16岁的苏轼见其身穿粗布衣服 , 骑着毛驴到江边迎接他 , 大为感动 , 向他行礼说:“轼今日以野服见大丞相 。 ”王安石笑着说:“礼岂为我辈设哉!”两人相伴 , 论文说佛 , 同游钟山 , 赋诗相和 。 笑谈间 , 王安石的《南乡子》一词便喷薄而出:“自古帝王州 , 郁郁葱葱佳气浮 。 四百年来成一梦 , 堪愁 。 晋代衣冠成古丘 。 绕水恣行游 , 上尽层城更上楼 。 往事悠悠君莫问 , 回头 。 槛外长江空自流 。 ”此刻 , 友谊取代了前嫌 , 诵诗谈佛 , 乐而忘返 。 临别之际 , 王安石更是依依不舍 , 邀请苏轼卜居金陵为邻 , 东坡则写下了“劝我试求三亩宅 , 从公已觉十年迟”的句子以为回应 , 两位文宗巨擘 , 竟在金陵的茅舍低檐之下 , 完成了心灵的交融 , 历经千年依旧令后人为之唏嘘、感佩不已 。 难怪黄庭坚曾这样评价王安石:“余尝观其风度 , 真视富贵如浮云 , 不溺于财利酒色 , 一世之伟人也 。 ”
王安石|诗文里的王安石 人生失意无南北
本文图片

正因为王安石理想远大、意志坚定、情操高尚 , 所以他的诗词也呈现出一种清气逼人、境界高远的格调 。 尽管他在政治上的新措施引起同时和后世许多人的敌视 , 但是谁也不能否认他在文学上的成就 。 王安石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 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 。 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 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 , 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 。 他反对西昆派杨亿、刘筠等人空泛的靡弱文风 , 认为“所谓文者 , 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 。 所谓辞者 , 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 。 诚使巧县华 , 不必适用;诚使适用 , 亦不必巧且华 。 要之以适用为本 , 以刻镂绘画为之容也”(《上人书》) 。 正因为王安石以“务为有补于世”的“适用”观点视为文学创作的根本 , 他的作品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 , 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 。
诗文主革新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 王安石的散文 , 雄健简练 , 奇崛峭拔 , 大都是书、表、记、序等体式的论说文 , 阐述政治见解与主张 , 为变法革新服务 。 这些文章针对时政或社会问题 , 观点鲜明 , 分析深刻 , 长篇横铺而不力单 , 短篇纡折而不味薄 。 《上仁皇帝言事书》 , 是主张社会变革的一篇代表作 , 根据对北宋王朝内外交困形势的深入分析 , 提出了完整的变法主张 , 表现出作者“起民之病 , 治国之疵”的进步思想 。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 在叙述并阐释宋初百余年间太平无事的情况与原因的同时 , 尖锐地提示了当时危机四伏的社会问题 , 期望神宗在政治上有利建树 , 认为“大有为之时 , 正在今日” 。 对第二年开始施行的新政 , 无疑吹起了一支前奏曲 。 《答司马谏议书》 , 以数百字的篇幅 , 针对司马光指责新法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四事 , 严加剖驳 , 短小精悍 , 言简意赅 , 措词得体 , 体现了作者刚毅果断和坚持原则的政治家风度 。
王安石的政论文 , 不论长篇还是短制 , 结构都很谨严 , 主意超卓 , 说理透彻 , 语言朴素精练 , “只用一二语 , 便可扫却他人数大段”(刘熙载《艺概·文概》) , 可以看出其具有较强的概括性与逻辑性 , 思维缜密 , 善于雄辩 。 而他的一些小品文 , 则清新雅致 , 脍炙人口 , 《读孟尝君传》、《伤仲永》等评价人物的文字 , 笔力劲健 , 文风峭刻 , 富有感情色彩 , 给人以显豁的新鲜觉 。 而《城陂院兴造记》、《游褒禅山记》等文字 , 简洁明快 , 亦记游 , 亦说理 , 二者结合得紧密自然 , 既使抽象的道理生动、形象 , 又使具体的记事增加思想深度 , 显得布局灵活并又曲折多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