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各国文物回归故土道阻且长( 二 )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11月,法国向贝宁归还26件文物被各国媒体广泛报道,文物回家受到了贝宁国人的热烈欢迎,法国也因为自2017年以来对文物归还的积极态度,成为文化圈里的模范生。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2017年11月的演讲中呼吁“为非洲遗产暂时或永久归还非洲创造条件”。在法国外交部的官方网站上,政策宣导文章开宗明义地指出归还文物的必要性。“法国的公共收藏品反映了法国的历史,包括殖民历史。这导致非洲的一些文化遗产位于非洲之外,剥夺了非洲公民了解其传统文化的机会。”
意识到这一问题之后,法国政府希望让属于非洲的文化遗产重返故土,并借此机会加强与所有非洲国家的文化遗产合作,如开展遗产保护的投资,以及为非洲文化遗产专业研究人员制定短期培训计划等。
帮助文物重回故土,协助前殖民地的文化重建引发了大众的讨论。昔日列强是真心忏悔、直面历史,还是为了打造强国形象做面子工程?对于文物母国来说,大国不以简单归还文物去掩盖昔日“黑历史”,而是正视殖民历史衍生出的社会问题,才是更加值得关注的。
推动文物重返家乡 联合国一直在行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很早就致力于推动殖民地文物重归故土,因此先后出台了三个关于归还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公约。早在1954年,《发生武装冲突时保护文化遗产公约》就已经问世,该公约正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入侵军队对博物馆的浩荡洗劫,致力于推动战时被盗文物归还原主。
到了1970年,面对更多殖民地国家获得独立的国际局势,《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遗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出台,敦促缔约国采取措施,禁止和防止非法贩运文化遗产。这份公约影响深远,迄今为止,已经有141个国家成为缔约国,并且该公约也被认为完全符合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1995年,《关于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面世,在之前公约的基础上,对被盗文物的返还和非法出口文物的归还进一步做出了详细规定。至此,打击非法贩运文化遗产的法律规定臻于完善。这部公约涵盖范围还包括了未登记和未申报的被盗文化遗产,并且规定所有被盗物品都必须归还。
在推动文物归还的道路上,如果联合国是制定公约、协调各国之间归还事务的“班主任”,那么荷兰就是去年期末考试中的模范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上刊载的报道,专门点名表扬了荷兰积极反思殖民历史,并向印度尼西亚归还短剑的荣誉事迹。
报道称荷兰“敢为天下先”,其中,国立世界文化博物馆做出了最突出的贡献。2014年,荷兰外交部撤销了对荷兰热带博物馆的资助,它与民族学博物馆以及非洲博物馆合并,共同组成国立世界文化博物馆。在博物馆面临整组的变革时刻,文物管理者们也开始了一场深刻的反省。国立世界文化博物馆馆长斯蒂金·舒恩德沃尔德说道:“这场危机为所有机构敲响了警钟,促使我们开始质疑本国的殖民史,让我们认识到,在身份、控制、权力、不平等和非殖民化等方面,我们可以提出许多问题。”
之后的2016年,研究员乔斯·范·伯登发表的英文版博士论文《将珍宝托付给值得信赖的人:通过谈判确定殖民地文物的未来》,为荷兰国内关于殖民时代艺术品去留问题的讨论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这样的学术思潮推动下,2017年,荷兰国立世界文化博物馆开始制定“文物归还指南”。2019年3月7日,名为《归还文物:原则与过程》的文件公之于众。文件说明了“博物馆的总体任务,是厘清那段使它们得到目前这些藏品的复杂、混乱而漫长的历史”。同时,文件“承诺依据尊重、合作、及时等标准,采用透明方式来处理和评估关于归还文物的要求”。
- 乐陵$山东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乐陵这些地方入选
- 文物|上博虎年迎春展,呈现中日文物中的虎文化
- 老城镇@德州入选21处!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
- 文物|“鸳鸳”相报何时了,大牌包包“撞脸”文物“鸭”
- 支付宝#五福全面开放,山东文物“汉虎钮铜錞于”上五福了
- 冰嬉图&1万5千件文物上线!故宫邀观众过“云上冰雪年”
- 文物|上博新展:中日文物同展“虎笑寅年”
- 文物|翡翠「越戴越绿」,是因为里面的“绿色”能自我生长吗?
- 修梅!知名女作家自称李自成后裔,拿出文物为证,学者千真万确的事实!
- 文物|1月21日 三苏祠“镇馆之宝”首次对外亮相,还可一睹8件故宫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