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荣@萧何月下追韩信,如果没追上,历史将会怎样改写?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子贡说:''这儿有一块美玉,是把它放在匣子里珍藏起来,还是找位识货的商人卖掉呢?''孔子说:''卖掉它吧!卖掉它吧!我在等待识货的商人啊!''孔子自认为美玉,希望能尽快为世人所知,为社会做出贡献。但这需要''识货的商人''。为此,他周游列国,进行双向选择。韩信也是块美玉,沽之于市,项羽不识,刘邦亦不识,所以一逃离项羽阵营、二逃离刘邦阵营。萧何知道韩信是国士,所以连夜追赶,但如果没有赶上,会发生什么呢?
田荣@萧何月下追韩信,如果没追上,历史将会怎样改写?
文章插图

韩信的才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当时,天下的秩序还建立在项羽分封的基础上。诸侯众多,有的地方因分封不公已经出现了动乱。这里面,会不会有被历史埋没而又可能的识货之人呢?韩信投项羽、投刘邦,两次逃离后又会做怎样的选择?一、韩信是怎么练成''兵仙''的,在项羽处的成长人们常常认为韩信是天上掉下来的军事家,天纵英才,打的都是神仙仗,非人力可及,故称兵仙。殊不知,韩信的成长是经过锻炼的,绝非纸上谈兵。韩信少时作为旧贵族的后裔,沦落到一贫如洗,但兵法已经烂熟于心中。史书上没有记载韩信上学的情形,他的文化启蒙应该来源于家庭,或者说母亲就是他的老师。贵族之家虽然落魄了,家中的藏书成了韩信知识的源泉。家传的文化和箱子底的几本兵书铸造了韩信知兵的理论基础。秦末起义,项梁的军队路过时,韩信仗剑参军了。在项梁麾下当兵,韩信见识且参与了战场上的生死厮杀,项梁因为连胜而骄傲,以致兵败身亡。残部归到了项羽帐下。项梁兵败的教训韩信是记在心中的。他以后北伐时,在灭代攻赵之后,不急于扩大战果却缓攻燕国,不无考虑到连续作战已使将士懈怠,连续胜利又使得将士心骄,而让士兵得以充分休息,就是汲取了项梁的教训。韩信被提拔了,成了''郎中'',参谋之类的小官。官随小,但能够接触到最高机密,项羽及其谋臣、武将的战略制度,战术安排都看在眼里,与心中的兵法理论激荡博弈,韩信在迅速地成长。巨鹿之战是秦楚之间的一次战略决战。秦军上将军章邯打败项梁后,北渡黄河,与王离军一起攻打赵国,赵军不敌,赵王歇、国相张耳逃进了钜鹿城,被秦军包围。赵国的大将陈余率领几万兵士在包围圈的北边,无力解围,向楚怀王以及各国诸侯求援。
田荣@萧何月下追韩信,如果没追上,历史将会怎样改写?
文章插图

韩信在项羽处接触到实战各诸侯救赵的援军陆续到达,但慑于秦军的强大,都不敢交战。陈余曾以五千兵力进攻秦军,但全军覆没,诸侯联军再也不敢出战了。楚国的援军在楚怀王的命令下,以卿子冠军宋义为上将军,鲁公项羽为次将,亚父范增为末将,率军数万北上,但宋义想的是两败俱伤后再收渔人之利,故畏缩不前。耽搁了四十六天,巨鹿城危在旦夕,项羽痛斥并杀死了宋义,获得上将军任命后,立即起兵救援。秦二世三年十二月,项羽派遣英布和蒲将军率两万楚军渡过河,与秦军交战,但战果不大。于是,项羽率领全军渡河,过河之后,下令烧掉渡船、烧毁营帐、砸毁炊具,携带三日口粮,直扑巨鹿。楚军没有了退路,三天内不胜则死,全军上下一致,抱着必死的信念,人人以一当十。连经九场恶战,项羽身先士卒,韩信就在左右,宝剑上也应沾满了鲜血。秦军的粮道被切断,楚军喊杀声惊天动地,秦军信心崩溃大败,主将被擒被杀。项羽破釜沉舟激励了楚军士气;韩信有样学样,背水一战,置于死地而后生,很有项羽用兵的影子,更可怕的是拔旗易帜、四面楚歌,他融会贯通后,还要瓦解敌方的士气。项羽军的勇猛使''壁上观''的其他诸路援军吓坏了:''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於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