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冰|徐冰 等艺术在太空发生

徐冰|徐冰 等艺术在太空发生
本文图片

摄影:高忠
围绕艺术家徐冰发射的“徐冰天书号”艺术火箭 , 11月6日 , 红砖美术馆推出了新展“徐冰:艺术卡门线” 。 展览通过对这枚“艺术火箭”命运的讨论 , 引发当代艺术与太空领域、地球文明的误区、谁有权使用太空资源 , 以及在新的思维尺度里艺术如何被拉伸等问题的思考 。
徐冰|徐冰 等艺术在太空发生
本文图片

红砖美术馆“徐冰:艺术卡门线”展览现场
2019年11月 , 万户创世文化传媒创始人于文德通过介绍拜访徐冰 , 想与他合作发射一枚艺术火箭 。
一开始 , 对于火箭 , 徐冰“并不那么有感觉” , 将一个在地球上生存的作品带去太空再带回来 , 意义似乎不大 , 比起这类宏大主题 , 他还是对身边不起眼的材料更有兴趣 。 但见面后 , 于文德递过来一枚精致的火箭模型 , 他告诉徐冰 , 可以用艺术作品来涂装、命名火箭等 , 这样 , 艺术行为就可以发生于太空 。
这是过去徐冰从未想过的事 。 2020年 , 新冠疫情暴发 , 因展览工作来到纽约、无法回国的徐冰被困在工作室数月 。 在重灾区布鲁克林威廉斯堡 , 他自己做饭、用绳索给隔离的家人传送食物、照顾和观察院子里的老树 , 过了一段离艺术很远的生活 。 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关于太空的新闻传来 , 不限于电影、时尚、科幻作品和各种新名词 , 徐冰想 , 太空真的会是下一阶段人类文明的指标性领域 , 那么 , 它自然也是下一阶段人类艺术突破的领域之一 。 停滞不前的生活 , 倒给了他思考的契机 , 徐冰列出三个关键词 , 他说:“把欲望、危机、未知发射给外太空 。 ”他感觉自己抓到了一点发射这枚火箭的理由 。
“徐冰天书号”上布满了放大版的《天书》 , 《天书》是徐冰重要的代表作 。 1987年至1991年 , 在知识界狂热研讨的热潮之外 , 徐冰把自己闷在小屋子里 , 手工刻制出4000多个“伪文字” 。 这些看似熟悉实际上却毫无意义、无人认得的“伪文字” , “吸引别人去解读的同时 , 又拒绝你进入” , 充满着荒诞虚无感 , 常常让观众陷入一种自我怀疑 , 于是 , 这份作品自带的特质又构成了它和其他太空火箭目的的不同:徐冰不期待通过《天书》和谁交流 , 宇宙可以不必回答 。 徐冰盼望可以采集太空中的声音 , 为《天书》找到读音 , 不过这立刻被火箭科学家团队提醒不可行:太空里声音是无法传播的 。
徐冰|徐冰 等艺术在太空发生
本文图片

“徐冰天书号”设计细节
“徐冰天书号”的细节就这样在思考、研究与打磨中逐渐清晰起来 。
设计上 , 箭体布满《天书》文字 , 火箭的载荷舱内则安装了一个5.5cm立方体的“天书魔方” , 在火箭科学家和艺术家的设计下 , 卫星将传回魔方在外太空的即时影像 , 子级箭在完成推进任务后将与载荷舱分离 , 回落地表 , 印在箭体的《天书》文字也将随着火箭经历上天入地的过程 , 在火力推送、大气摩擦、箭体陨落等自然力量的再造中 , 呈现出独特的作品形态 。
2021年2月1日下午4点15分 , “徐冰天书号”火箭点火发射 。 这是全球第6025次航天发射 , 中国第389次发射 , 中国民营火箭第5次发射 。 由于疫情封锁 , 徐冰和发射现场60余名围观人员在大约5公里外等待 。
因为离得太远 , 他们听不到现场的声响 , 整个发射过程如同观看默片 , 大家远远望见火团化为一个巨大的烟团 , 以为火箭成功发射了 , 直到10分钟后 , 没有收到卫星传回来的信号 , 才知道火箭没有顺利进入目标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