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经注疏|《十三经注疏》是怎样形成的?( 二 )


唐代“五经”之后出现“九经” , 和科举制度有直接关系 。 “九经”指的是《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 。 “三礼”、“《春秋》三传”已经全部跻身到“经”的行列中 。 其中 , 《仪礼》是在一度被从“五经”中撤出后的再次回归 。
十三经注疏|《十三经注疏》是怎样形成的?
本文图片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 , 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开成石经》镌刻完成 。 《开成石经》除了包括上面提到的“九经” , 还包括《孝经》《论语》《尔雅》三书 , 后人称之为“十二经” 。 不过 , 这时候的《孝经》《论语》《尔雅》还没有被正式认定为经书 , 像《唐会要》这样的文献 , 在描述《开成石经》的时候 , 还非常明确地把“九经”和《孝经》《论语》《尔雅》区分开来 。 “十二经”只是后人的一种大而化之的追述性说法 。
从中唐开始 , 韩愈等思想家为了排斥佛道 , 振兴儒学 , 极力推崇发扬孟子的思想 。 北宋时期 , 孟子的思想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 著名政治家王安石在他主导的变法中 , 把《孟子》列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 并把孟子配享孔庙 , 史无前例地推高了孟子的历史地位 。 《孟子》正式进入经书的行列 。 宋徽宗宣和年间 , 成都当地的学府文翁石室 , 从五代孟蜀时期就开始刊刻的蜀石经在经历一百多年的持续刊刻后最终竣工 , 《孟子》收入其中 , 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完整的“十三经” 。
《孟子正义》(中华国学文库)

自从汉武帝确立儒家的官学地位 , 儒家文献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重视 。 各经都有人不断地加以研究和注释 , 代不乏人 。 唐代之前 , 十三经都有了注本 。 这些注本主要完成于两汉魏晋时期 , 因为历史较早 , 一般被称为“古注” 。 从唐代开始 , 唐人又在这些“古注”的基础上进一步做注释 , 以方便当时的人们更好地理解经典 , 这就是所谓的“疏”了 , 孔颖达的《五经正义》就是这方面的代表 。 十三经的“疏” , 九种由唐人完成 , 四种由宋人完成 。 总之 , 十三经的注、疏到北宋时全部定型 。 本文一开头就说了 , “注”和“疏”都有好几种不同的叫法 。 下面这张表 , 将经、注、疏的三者关系、不同叫法 , 以及写作时代都做了清晰的展示 。
最初 , 唐宋人做的疏与经文、古注是分开的 , 只注明疏文对应的经文、古注的起讫文字 , 文句支离破碎 , 阅读起来非常不方便 。 到了南宋时 , 随着雕版印刷业的兴起 , 经文、注文、疏文合刻在一起的本子开始出现 , 甚至出现了经文、注文、疏文与陆德明《经典释文》合刻的本子 。 陆德明是隋末唐初著名的音韵学和训诂学家 , 他撰写的《经典释文》 , 对除了《孟子》之外的其他十二经的经文、注文的字词都做了注音和解释 。
十三经注疏|《十三经注疏》是怎样形成的?
本文图片

《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
学者认为 , 宋代是否出刻过成套的《十三经注疏》 , 不好确定 。 但传世版本证明 , 元代肯定刻过 。 明清时 , 成套的《十三经注疏》刻本有好几个重要系统 , 比如明代嘉靖年间的李元阳本、明崇祯年间的毛晋本、清代乾隆年间的武英殿本等 , 都非常有名 。
清代嘉庆年间 , 著名经学家、政治家阮元 , 召集段玉裁、顾广圻等一大批著名学者 , 在对《十三经注疏》各种版本进行研究、校勘的基础上 , 于南昌重新刊刻了一套《十三经注疏》 。 这套刻本校勘精良 , 胜过前人 , 被誉为《十三经注疏》校刻史上的集大成之作 ,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两百多年来 , 风行学术界 , 是迄今为止最好的本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