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张孝祥途经洞庭湖写下一首词,词意与美景融为一体,读来美不胜收

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是中国第三大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古代曾有“八百里洞庭”的美誉。千百年来,洞庭湖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致、洞庭湖美丽的传说、洞庭湖畔承载着深厚人文记忆的岳阳楼,无不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和足迹。中秋@张孝祥途经洞庭湖写下一首词,词意与美景融为一体,读来美不胜收
文章插图
洞庭湖潋滟的波光与壮丽的景色、恢宏的气势与浪漫的柔情也激发起诗人的才思,他们抑或泛舟洞庭,抑或登上岳阳楼鸟瞰洞庭,抑或抒发他们的文人情怀。寄情洞庭湖光山色的诗人,总是用自己的才情与诗意去点染洞庭湖的风景,还记得“白银盘里一青螺”这句诗吗?它就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洞庭湖写下的,那平静的洞庭湖面,明净、澄澈的洞庭秋月,湖中的君山,都给诗人刘禹锡留下了无比美好的印象,于是他写下了这首《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中秋@张孝祥途经洞庭湖写下一首词,词意与美景融为一体,读来美不胜收
文章插图
元代一位名叫唐珙的诗人乘船经过洞庭湖时,看到这样的壮美景象后,感慨不已,这景象甚至让他联想到了许多与洞庭湖有关的美好神话传说。于是唐珙写下了:“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的千古名句。1166年中秋时节,南宋词人张孝祥在广西任上被贬谪,他带着自己可能永远实现不了的一腔壮志,从水路回家,途经洞庭湖。中秋时节的洞庭湖,风平浪静,明亮皎洁的月光与清澈明净的湖水交相辉映,这明月阔水,与张孝祥的精神世界一拍即合。词人一时间宠辱皆忘,欣欣然泛舟于湖面之上。在这样的情景下,张孝祥写下了一首《念奴娇》的词作。这首词一经传唱,便好评如潮,被誉为“洞庭所赋,在集中最为杰特”、“最为世所称颂”。中秋@张孝祥途经洞庭湖写下一首词,词意与美景融为一体,读来美不胜收
文章插图
这首《念奴娇》是张孝祥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也是古往今来无数洞庭湖旅途寄怀之作中的精品佳作,清末词学评论家王闿运称张孝祥的这首词:“飘飘然有凌云之气,觉东坡《水调》,犹有尘心。”在王闿运眼中,张孝祥的这首词甚至比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更有意境。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原词如下: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中秋@张孝祥途经洞庭湖写下一首词,词意与美景融为一体,读来美不胜收
文章插图
为什么张孝祥的这首词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呢?这还得从词作的内容说起。只有走进词中,结合词境和词人的心境,才能最大程度地一探这首词的艺术境界。在词的上片,张孝祥描绘了一幅动中有静的洞庭秋色图画,为词的下片自白胸臆蓄足了情势。这首词作于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因听信谗言,张孝祥被罢职,他从桂林北归,途中过洞庭湖。时近中秋,由于无风,洞庭湖和青草湖也就无浪,成为波澜不兴的“玉鉴”和“琼田”。青草湖在古时北有沙洲与洞庭湖相隔,水涨时北通洞庭。在古代诗文中,洞庭湖与青草湖常常连用。前文提到的元代诗人唐珙写的那首诗,题目就叫《题龙阳县青草湖》。中秋@张孝祥途经洞庭湖写下一首词,词意与美景融为一体,读来美不胜收
文章插图
“洞庭青草,近中秋”,开篇七字点明时间地点:洞庭,中秋。接下来的“更无一点风色”一句,词人笔锋一转,开始写景,干净利落毫不拖沓。首先,词人用“更无一点风色”为全词所描写的情境定下了基调:一个宁静的洞庭月夜。词人用“无一点”来形容风,一方面写出了湖面的宁静,另一方面,“一点”与“风色”呼应,化触觉的风为视觉的色,在宁静之中突出了晶莹透明的视觉感受。“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此句人和物在大小上形成强烈对比。描写湖面时,词人用“玉”、“琼”突出湖水之透彻洁净,用“鉴”、“田”突出湖面的平静,与前文“无风”呼应,而“三万顷”则着力描绘洞庭湖的辽阔浩渺。在这浩渺的湖面上,只有词人的一叶小舟。此处“一叶”突显其舟之小。但就是这小小的一点给广阔的画面赋予了更深一层的含义:自然因此成为有意味的自然,成为有情有义和可沟通的对象,成为人的精神世界的某种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