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惟演|吟诗诵词|钱惟演?:情怀渐觉成衰晚,今日芳尊惟恐浅( 二 )


如冯延巳《南乡子》“芳草年年与恨长” , 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 , 更行更远还生” , 这些句子都比钱惟演的来得深婉 , 但同时又都没有他来得凄婉 。 从表现手法上讲 , 用绿杨芳草来渲染泪眼愁肠 , 也就达到了情景相生的效果 。 这两句是由上面两句对春色的描写直接引发的 , 由景入情 , 并且突作“变徵之声” , 把词推向高潮 , 中间的过渡是很自然的 。
下面的前两句仍是抒情 , 这比上片更为细腻 , “情怀渐觉成衰晚” , 并不是虚写 , 而是有着充实的内容 。 钱惟演宦海沉浮几十年 , 欧阳修《归田录》说其能够“官兼将相 , 阶、勋、品皆第一” 。 他靠的就是刘太后 , 因此 , 刘太后的死 , 对钱惟演确实是致命的一击 。 一贬汉东 , 永无出头之日 , 这对于一生“雅意柄用”的钱惟演来说 , 是一种无法忍受的痛苦 , 当时的情怀可想而知 。 “鸾镜朱颜惊暗换” , 亦徐干《室思》诗“郁结令人老”之意 , 承上句而来 。 人不能自见其面 , 说是镜里面而始惊 , 亦颇入情 。 这两句从精神与形体两方面来感叹老之已至 , 充满了无可奈何的伤感之情 。
最后两句是全词的精粹 , 收得极有分量 , 使整首词境界全出 。 用酒浇愁是一个用滥了的主题 , 但这首运用得却颇出新意 , 原因正在于作者捕捉到对“芳尊”态度的前后变化 , 形成强烈对照 , 写得直率 。 以全篇结构来看 , 这也是最精彩的一笔 , 使得整首词由景入情 , 由粗及细 , 层层推进 , 最后“点睛” , 形成所谓“警策句” , 使整首词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境 。
杨慎《诗品》 , 曾经把这两句同宋祁的“为君持酒劝斜阳 , 且向花间留晚照” , 加以比较 , 认为宋祁的两句更为委婉 。 这固然有些道理 , 但同时也要看到 , 这两首词所表达的意境是不相同的 。 宋祁是着意在赏春 , 尽管也流露出一点“人生易老”的感伤情绪 。 但整首词的基调还是明快的 。 而钱惟演则是在因春伤情 , 整首词所抒发的是一个政治失意者的绝望心情 。 从这点说 , 两者各得其妙 。 其实 , 词写得委婉也好 , 直露也好 , 关键在于一个“真”字 。 《蕙风词话》卷一曰:“真字是词骨 。 情真 , 景真 , 所作必佳 。 ”这是极有见地的议论 。
这首遣怀之作 , 在遣词造句上却未脱尽粉气 , 芳草、泪眼、鸾镜、朱颜等等 , 颇有几分像“妇人之语”实际上它只是抒写作者的政治失意的感伤而已 , 反映出宋初纤丽词风一般特征 。
【赏析二】
词人晚年情怀 , 衰颓困苦 。 钱惟演对仕途有浓厚的兴趣 , 一生以未能当上宰相而遗憾 。 他的阿谀奉上 , 效果适得其反 。 太后听政时 , 钱惟演就因与太后攀亲备受舆论攻击 , 被赶出朝廷 , 宋仁宗亲政后更是屡受打击 。 所以词人晚年心气很不顺畅 , 这首词就是他在这样的心境之下创作出来的 , 是他仕途挫折时内心困苦愁怨的抒发 。
春天来临之后鸟语花香、春意盎然的景色 , 都仿佛在搅乱词人的心绪、牵引出词人的愁怨 。 人生得意之际 , 面对明媚春光 , 意气风发 , 那是一种情景 , 词人当年在京城高官厚禄时也曾经领略过 。 相形之下 , 人生不得意之际的春色只能牵引出对往日的回忆与留恋 , 这也就增加了作者眼前的痛苦 。 情急之下 , 词人不禁无理地责问“绿杨芳草”何时了结 , 也就是说恼人的春天什么时候才能过去 , 这一问也就问出了他内心愁苦的深度 。
下片解释愁苦的缘由 。 词人将一切的根源都推托到岁月的流逝、容颜的衰老上 。 每次照镜 , 他都要为此惊叹 。 剩下惟一的解脱方式就是频频高举“芳尊” , 借酒消愁 。 然而 , 只恐“举杯浇愁愁更愁” 。 依据词人眼前的心境 , 读者是可以推想而知的 。 于是 , 语尽意未尽 , 绵绵愁意溢于言外 。 词人虽写愁苦之意 , 但与五代时期的词人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 词中没有那种绝望哀痛的没落感与沉重感 , 钱惟演只是平常叙述而来 , 毕竟词人生活在一个平和的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