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辰|福楼拜诞辰200年|我们仍然在成为“包法利夫人”( 三 )


结语
《包法利夫人》面世后就引起轰动 , 甚至产生了新词“包法利夫人症” , 用以形容那种陷入浪漫幻想中的人;前几年中国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国外版本的译名转译回来 , 就是《我不是包法利夫人》 。 “包法利夫人”的确未曾远去 , 仍然“同时在法兰西二十个村落(或许更广的范围)里受苦、哭泣” 。 今天重读《包法利夫人》 , 我们也仍然可以从中获得许多启悟 , 比如如何不陷入那种浪漫的幻想中;如何逃离主体性的永恒囚笼 , 让人与人有可能达成或超越理解 。 我们仍然在成为“包法利夫人” , 追寻“浪漫”仍有无尽魅力 , 但所幸我们还是多了些条件和幸运 , 可以超越爱玛和查理 , 也不羡慕罗道耳弗 , 真正寻找一种寄身情境之中的“浪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