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为四大名著题字,他是被陈独秀“骂”出来的民国大师

1987年,央视版《红楼梦》一经播出,便广受好评。
从那之后,这部作品就成了几代人心中不可超越的经典。
30多年过去了,它依旧是国产剧中的“杠把子”。
打开电视,前奏响起,“红楼梦”三个字与开篇诗词缓缓跳入屏幕。
这样的手写字幕,一笔一划,全是诚意。
而我们所看到的这些字迹,便出自今天的主角—沈尹默之手。
书法@为四大名著题字,他是被陈独秀“骂”出来的民国大师
文章插图
沈尹默是新文化运动的参与者,胡适曾评价说:
“在五四一代的诗人集团中,只有两个人具有诗人的天分,一个是尹默,一个是半农。”
在灿若星辰的民国大家中,沈尹默似乎没有那么耀眼。
可当我们读过他的故事后,就不由得为他的通透所折服。
他的一生有起有落,却始终活得云淡风轻,也许,只有活得通透的人,才能过好这一生吧。
书法@为四大名著题字,他是被陈独秀“骂”出来的民国大师
文章插图
活得通透的人,懂得取舍
沈尹默出生在陕南汉阴,因家学渊源, 从小受父亲熏陶, 喜爱文学与书法。
十三岁时因背不出书, 竟急得生病。
不过却因祸得福,得以在家休养。
年少的他深知“学向勤中得”,于是“萤窗万卷书”,开始沉浸在诗词世界中。
此时的他家境富裕,生活舒适,无忧无虑。
然而,人生的拐角就这样猝不及防地出现了。
父亲去世,他们举家迁往西安。
走出山城的沈尹默,开始与世界接轨。
国家的兴亡,民族的耻辱,人民的苦难就摆在眼前,他极力渴望成就一番大事。
于是,他决定自费到日本留学。
虽然最终留学一年就被迫回国,但这短短的九个月,也足以让他开阔眼界。
留学归来后,他先是在家乡浙江教书为生,后来又经举荐去北大任教。
而立之年的他,自此开始了在北大的16年教学生涯。
有一天,汤尔和与他闲暇时聊起,当局要任命蔡元培为北大校长。
当时的北大虽是高等学府,但充满官僚习气。
汤尔和毫不讳言,指出北大:“内部乱糟糟,简直无从办起。”
沈尹默在旁,不假思索地说道:“如果蔡先生来办,我看没有什么不可以。”
于是,汤尔和“走马荐诸葛”,将沈尹默的真诚欢迎之意转告给蔡元培。
隔天,蔡元培就兴冲冲地去拜访沈尹默,二人聊得异常投机。
书法@为四大名著题字,他是被陈独秀“骂”出来的民国大师
文章插图
促膝长谈中,他向蔡元培提出三个要求:保障办学经费、设立教师组织评议会、定期派遣教员和学生留学。
蔡元培深以为然,欣然接受,从此,北大校风,焕然一新。
后来,蔡元培因与当局意见不合,突然留下辞职书,离京出走。
蔡元培的出走,在当时可是一件大事,这不仅使北大面临分裂的可能,甚至关乎生死存亡。
支持,还是反对?
这个艰难的抉择,就摆在沈尹默面前。
此时他坚决站在蔡校长一边,不顾个人安危,受评议会委托,南下游说蔡元培回校。
因为他深知,只有蔡元培在的北大,才足以让他们掀开中国文化新的一页。
最后在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下,蔡元培最终答应回校继任校长,北大转危为安。
古人说:“贤者应事而变,达者顺天而生。”
活得通透的人,懂得取舍,这是历经世事的通达与智慧。
沈尹默的这一举措,让他在北大校史上留下光辉的一笔。
书法@为四大名著题字,他是被陈独秀“骂”出来的民国大师
文章插图
活得通透的人,懂得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