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夷@这首唐诗有两个作者,你一定读过,但估计你不知道它背后的血案!

这首唐诗有两个作者,你一定读过,但估计你不知道它背后的血案。在唐诗作品收集中却有着这样一件怪事,那就是一首唐诗有两个作者。这首诗,共182个字,几乎一模一样,非常的相似,仅仅是两个字的改动,但是却分别署上了不同的作者名字,如果不是作者不同,相信很多人都会认为是印刷错误了。但这首诗背后的一段血案,估计大家不一定听说过,是不是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呢?刘希夷@这首唐诗有两个作者,你一定读过,但估计你不知道它背后的血案!
文章插图
我估计你一定读过这首诗,因为诗中就有一句经典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句话也是写的相当的好,叠词的运用恰到好处,没有丝毫的累赘,给人一种很妙的感觉,读起来也是很押韵,很顺口。仅仅用了14个字,就将物是人非的感觉描写的淋漓尽致,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刘希夷@这首唐诗有两个作者,你一定读过,但估计你不知道它背后的血案!
文章插图
相信大家都知道今天要说的这首诗了吧,没错,就是《代悲白头翁》,原作者是刘希夷,他在刚写出这个佳作时,是相当的满意。在诗作发表之前,他拿去了给自己的亲舅舅看,希望舅舅能够给点建议,好让这首诗在提升一个档次,因为他的舅舅也是一个很有名的诗人,就是宋之问。刘希夷@这首唐诗有两个作者,你一定读过,但估计你不知道它背后的血案!
文章插图
这首是写的简直没有办法挑剔,自然也是引来宋之问的赞不绝口。他的心中对于这首诗也是颇有感觉的,他知道这必是一首千古好诗,他也是很羡慕刘希夷可以写出这种诗的,当时心中有很多的罪恶因子的存在,他想要这首诗,将它占为己有,于是他求自己的侄子将这首诗的著作权让给自己,刘希夷最后也是受不住他的苦苦哀求答应了。刘希夷@这首唐诗有两个作者,你一定读过,但估计你不知道它背后的血案!
文章插图
但是答应之后,刘希夷也是很舍不得的,毕竟是自己千辛万苦写成的。然后他反悔了,这样一来,宋之问心中的落差就是天上地下了,最后想要将这首诗强行据为己有,那就是灭了刘希夷的口,这样天下人也不知道真正的作者到底是谁,于是宋之问乘着外甥不注意的情况下,用泥土将他砸死。刘希夷死时不足30岁,真是可怜了一个诗歌方面的天才,就这样因为自己亲人的自私,年纪轻轻就离开了人世。刘希夷@这首唐诗有两个作者,你一定读过,但估计你不知道它背后的血案!
文章插图
宋之问在外甥死后,就无耻地把这首诗的作者换成了自己,诗名则改成了《有所思》,还有就是把第三句“洛阳女儿惜颜色”改成了“幽闺女儿惜颜色”,这就是赤裸裸的抄袭嘛。刘希夷@这首唐诗有两个作者,你一定读过,但估计你不知道它背后的血案!
文章插图
历史上,宋之问的名声也是特别的差,除了抄袭和残害外甥外,他对权力的欲望也是无所不用其极,武则天时期,他听说男宠的权力很大,于是就跑去应聘,结果被武媚娘嫌弃口臭,于是他级转而巴结武则天的男宠,为了讨好当时得宠的张氏兄弟,他连倒夜壶这种拍马屁的事都干得出。刘希夷@这首唐诗有两个作者,你一定读过,但估计你不知道它背后的血案!
文章插图
后来武则天把政权还给李家后,宋之问的好日子也到头了,最后在流放途中被唐玄宗赐死。不管怎么说,始终觉得人不能太自私,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盯着人家的成就,这是一种没有道德的做法,缺少为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最后这也是以两首诗而存在于唐诗收集中,虽然只有两个词的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