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孝义:碗碗腔艺术植根沃土,非遗传承薪火相传( 二 )


文章图片

艺术|孝义:碗碗腔艺术植根沃土,非遗传承薪火相传
文章图片

据悉 , 清光绪年间 , 陕西大荔一带旱情严重 , 当地纱窗皮影艺人为谋生计远离家乡 , 来到山西吕梁孝义一带 。 因孝义民众对皮影戏素有欣赏习惯 , 故纱窗皮影在孝义一带很快站稳脚跟 , 并迅速发展起来 。 碗碗腔受孝义秧歌干板腔、中路梆子、孝义皮腔等艺术形式的影响 , 逐渐形成本土化的艺术风格 。 1959年 , 孝义市(原孝义县)政府为了继承和弘扬碗碗腔这一优秀传统艺术 , 成立孝义市碗碗腔剧团(建团初为孝义县跃进剧团) 。 建团初期 , 曾改编皮影戏《白洋河》等剧目上演 , 后因碗碗腔适宜演出现代化戏和塑造现代戏人物 , 故从60年代开始创作演出现代戏 , 一直延续至今没有间断 。 碗碗腔剧团曾两度进京 , 于中南海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献演 , 受到首都各界的一致好评 。
艺术|孝义:碗碗腔艺术植根沃土,非遗传承薪火相传
文章图片

传承——打造孝义品牌传承民族文化
碗碗腔剧团团长郭纹铭说“保留文化遗产原生态的精华 , 传统艺术同现代结合才能获得生存 , 我希望孝义的碗碗腔剧团能够广纳英才 , 让这个剧种走出孝义 , 走向全世界 。 ”
艺术|孝义:碗碗腔艺术植根沃土,非遗传承薪火相传
文章图片

艺术|孝义:碗碗腔艺术植根沃土,非遗传承薪火相传
文章图片

碗碗腔腔调细腻绵长、沁人心脾 。 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可如今无论城市还是乡间 , 却鲜有人能唱碗碗腔 , 也极少有机会聆听那缠绵悱恻的腔调 。 发展至今 , 传统的碗碗腔曲牌传承的人员中人才老龄化问题严重 , 年龄超过40岁的人仍然担任着重要的演出责任 。
1959年冬 , 剧团把碗碗腔皮影戏的传统剧目《白洋河》 , 改成《昭君出塞》 , 并成功搬上真人戏曲舞台 。 这部戏在孝义、汾阳连续演出了24场 , 场场爆满 。 为了适应新的演出形式 , 成立初期的碗碗腔剧团借鉴碗碗腔皮影戏的传统剧目 , 改编、移植了一些剧目 。 如《夺印》、《社长的女儿》都是这个时期改编的 。 除了改编一些传统剧目外 , 孝义的碗碗腔剧作家开始尝试自己创作现代戏剧目 , 《柳树坪》就是这个时候的代表戏之一 。 编导奖、导演奖、演员奖、音乐奖、集体奖得了几个奖 。 《柳树坪》在太原连续演出了几十场 , 一时间孝义碗碗腔剧团获得了“柳树坪剧团”的殊荣 , 而这部戏也奠定了孝义的碗碗腔剧团演现代戏最为见长的基础 。
艺术|孝义:碗碗腔艺术植根沃土,非遗传承薪火相传
文章图片

从1963年开始 , 孝义碗碗腔剧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 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专业队伍 。 孝义碗碗腔除继承大量优秀传统戏之外 , 尤以创作和演出现代戏见长 , 在不同的时期都有影响三晋全国的优秀作品问世 。 在众多音乐艺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 , 更加注重传统艺术的整理与传承 , 才让现代的观众聆听到婉转的歌曲 。
传承和发展的岁月里 , 孝义碗碗腔剧团培养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演员、演奏员、编剧 , 如碗碗腔的领军人物、中国第16届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张建琴 , 编剧许石青、张思聪、梁镇川、霍锁昌、任学谦等 , 他们都为碗碗腔的传承保护和利用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
艺术|孝义:碗碗腔艺术植根沃土,非遗传承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