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作者王新婷 原载《哲学动态》2007年第7期
先秦诸子百家中 , 大多偏重对社会政治伦理的探讨 , 唯独庄子思考的重心是个体的生命价值和精神家园 。 庄子生活在诸侯争雄称霸、各国战乱不休的战国年代 。 面对动荡的社会 , 各家各派都在寻求医治社会弊病的良方 。
孔子以兴仁扬义为救世之方 , 孟子以仁政爱民为治国之道 , 墨子以兼爱非攻为平乱之术 。 然而这一切只有远益而无近利 , 并不能解决各国君主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 所以孔子周游列国而到处碰壁 , 孟子之言被认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 墨子那种苦行僧似的言行 , 也未曾见用于世 。
当时被君王所看重并采纳者 , 唯法家、兵家与纵横家之术 , 即司马迁所谓“以攻伐为贤” 。 然而法家、兵家与纵横家只可争得一时之利 , 并不能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 , 也谈不上人性的圆满与完善 。
老庄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 这是他们提出的“道生万物”和“道法自然”的哲学命题在政治上的必然逻辑结论 。
“无为而治”并非简单的消极无为 , 面对“礼崩乐坏”的现实 , 道家也是想救世的 , 只是反对任何具体的社会改革理论和方案 , 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恢复素朴 , 因为“我无为 , 而民自化;我好静 , 而民自正;我无事 , 而民自富;我无欲 , 而民自朴 。 ”
道家的政治哲学实际上是对统治者的不善作为和强制干涉政策的一种反动 , “无为”其实应该是“善为” 。 然而 , 时值战国诸侯争霸 , 各国纷纷想实现富国强兵之梦 , 唯恐求强求霸而不及 , 怎会耐烦聆听道家这番“慢腾腾”的哲学?
于是 , 庄子由老子的救世转向救人 , 他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乱世中安顿生命 , 就是作为主体的个人如何摆脱种种束缚 , 获得完全的精神自由和开放独立的人格 。
庄子透过战国时代的社会纷乱 , 深刻地洞察了人性的弱点和人生的困境 。 战争和权力不仅残害了生命 , 而且扭曲了人性 。 面对社会文明的进步和财富的积累 , 人性中的罪恶如自私、贪婪、狡诈等也日益膨胀了 , 人们终日忙碌于追名逐利 , 不自觉地陷入了“人为物役”的状态 , 迷失了人生的真正归宿 。
庄子认为人生面临三大困境:
第一 , 死亡的自然之限 。 “人生天地之间 , 若白驹之过隙 , 忽然而已 。 ”人注定要死亡 , 这是人生的大限 。 人有生必有死 , 死是人生的终结 , 人生便是趋向这个终结的一个历程 。
在生命的历程中 , 死亡的因子无时无刻不隐伏在人的身上 , 因此人们常常恐惧死亡 , 但这只是对于“别人的死亡”的感觉 , 自己却从未经过;一个活人 , 永远没有与人同死的经验 。 死是个人的事 , 不能由任何人来取代 , 每个人都必须面对它 , 没有其他人可以帮助你 。
正如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说:这时候你便陷入完全孤立无援的境界 , 恐惧之情出现是可想而知的 。 庄子对大限的必然到来 , 表现出一种深深的悲哀 , 然而他不是悲观主义者 , 而是在对生命短暂的深沉的慨叹中蕴涵着对现世生活、生命的积极肯定 。
庄子强烈要求从这种人生困境中超脱出来 , 这种超脱不是企求人的感性生命存在的永生 , 而是以达观的态度对待生死 , 认为生死的变化就像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那样最自然不过了 , 所以应坦然处之 。
庄子说:“死生 , 命也 , 其有夜旦之常也 。 ??故善吾生者 , 乃所以善吾死也 。 ”“过着健全的一生 , 乃是享受圆满的死亡;肯定生 , 乃所以肯定死;死的价值 , 有赖于生来肯定 , 死的意义有赖于生来赋予 。 你若有能力来掌握你的生 , 你也有权力来埋葬你的死 。 ??由此可知庄子的生死观念决不是消极的 , 更不是出世的 。 ”
- 刘向歆父子年谱&国学大师钱穆在台北上最后一节课:你们是中国人,不要忘记中国
- |钓鱼新手都想快速学会钓鱼,千万不要想着走捷径,陷入误区很麻烦
- 人性@“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正解,读懂这句话,才算真的读懂庄子
- 庄子!金庸笔下未出场的五大武学宗师,个个秒杀扫地僧
- 翡翠|所谓的「翡翠新品种」都是智商税,再便宜也不要买!
- 姐姐|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 做人道理@曾国藩教你做人道理 这4句话不要说, 避免祸从口出, 后果很严重!
- |人在职场,劝你不要“太善良”,吃亏不是福,尤其这3种亏不能吃
- |领导给员工升职加薪后,切记不要送礼答谢,高情商的员工这样做
- |6个月找不到工作,心态崩溃:不要冲动裸辞,原因有这些,很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