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史#《巴黎图书馆》:一段跨越半个世纪的女性心灵成长史( 二 )


战争改变了巴黎这座城市。数以万计针对犹太人的告密信涌向警察局。人们称那些信件为“乌鸦信件”。寄出那些信件的人,正是被举报者的朋友、学生、邻居甚至亲人。许多犹太人被临时逮捕,只留下自己在巴黎空荡荡的豪华公寓。那些公寓成为了巴黎市民私会情人的秘密据点。
战后,德军撤离巴黎,留下了为数不少曾经和他们有过来往、生意、甚至私人交往的巴黎人。生活在长期的精神紧张和物质匮乏中的巴黎人,把对纳粹的怒火洒向了无辜的同胞。有的女人被怀疑和德国军人有染,被剃光头、赤身在街上游行示众,还抱着出世不久的孩子。
贫穷、嫉妒与仇恨在蔓延,而图书馆员依旧坚守着图书馆。
奥黛尔挽救了一些人的生命,也留下了自己终生难忘的遗憾。
在这个故事里,作者并未对发生的一切作出道德评判,而是以沉浸式的笔法,为每一个人一念之间的抉择提供了大量细节,还原了特殊年代人们真实的生活。
人性的复杂,光明与黑暗,种种幽微的细节,在战争的帷幕下展现得淋漓尽致。
成长史#《巴黎图书馆》:一段跨越半个世纪的女性心灵成长史
文章插图

有人牺牲,有人猝死,有人不知所踪。
但人们依然在黑市用口粮交换巧克力,新婚夫妇一早去珠宝店打结婚戒指,十几岁受伤的战士在后方医院聊着八卦。
正如作者在后记中写道的,她想在这个故事中和读者分享这一鲜为人知的历史篇章,更想探索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让我们变成了现在的模样,我们怎样互相帮助,又怎样互相伤害。你可以说这是一个战争的故事,但剥开炮弹的外壳,这终究是一个成长和生活的故事。
有些时代,很多人在说“我控诉”,却少人说“我忏悔”;有些时代,很多人都在说“我忏悔”,少有人说“我控诉”。
暮年独自生活的奥黛尔,也变成了年轻女孩眼中渴望成为的样子。她看清了人性的暗礁,学会了在汹涌的民意中保持冷静,也没有停止过对过去的反思。她终于可以坦然年轻时犯下的错,不再逃避也不再为自己找借口。她曾经鄙视一些人,也曾经成为自己鄙视的那类人,而最终,她接受了那个不堪回首的自己。
她没有成为像图书馆长那样的文化界的中流砥柱,她没有找到自己梦寐以求的灵魂伴侣,她甚至没有成为那个自认为不会伤害任何人的自己。生活重锤了她,而她却并未因此沦入颓丧。相反,生活的重锤让她看清了自己本来的模样,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欲望。她放弃了年少时天真却浅薄的幻想,成为了一个真正独立思考、敢于与众不同的成熟女人。生活的重锤留下的不只是伤痕,也是成长的印记。
成长史#《巴黎图书馆》:一段跨越半个世纪的女性心灵成长史
文章插图

“年轻的时候,我也以为我是风。直到最后我遍体鳞伤,老了以后才知道,其实,我们都是草。风往哪个方向吹,草就往哪边倒。”
在命运的浪潮中,如同草籽般漂泊的我们,或许无法阻挡潮水的方向。然而,即使是一枚草籽,也能决定自己如何发芽、如何生长。
【 成长史#《巴黎图书馆》:一段跨越半个世纪的女性心灵成长史】如果,你也经历过成长中的幻灭时刻,你也曾为过去的某个遗憾而懊悔不已,在《巴黎图书馆》中,你或许可以找到成长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