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一直关注擦肩而过——鲁迅与山东( 二 )


在山东的矿产中 , 鲁迅最为关注的是煤矿 。 在“青州府博山县、登州府招远县、莱州府潍县、济南府淄川县”等后面 , 他特别标注“现德人办”;而在“泰安府莱芜县”后面 , 他标注了“德人欲揽办”等字样 , 意在提醒国人提防列强的狼子野心 。
特殊时代背景下的批复古
在鲁迅一生中 , 有一位山东人是绕不开的 , 他就是孔子 。 青年时期的鲁迅 , 就“绝望于孔夫子” 。
“考察鲁迅的旧学学历 , 可以发现周家的教育很特别:不随大流 , 不追时尚 , 敢于标新立异 , 有自己的理念 。 周家与众不同 , 鲁迅的开蒙第一书是《鉴略》 。 读完后 , 才开始读‘四书’ 。 ”南开大学教授、鲁迅研究专家李新宇介绍 。 鲁迅虽读过圣人书 , 但他另辟蹊径 。 尤其在留日时期 , 鲁迅接触到章太炎以“复古”立场对孔子以及儒家“作伪”传统的批判言论 , 并深受影响 。
鲁迅对孔子信徒的批判 , 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 。 在北洋政府时期 , 袁世凯在1914年举行第一次祀孔典礼 。 鲁迅在日记中多次记载评论 , “袁世凯也如一切儒者一样 , 最主张尊孔……大概自以为维新者出则西装而鞠躬 , 尊古者兴则古装而顿首 。 ”在《从胡须说到牙齿》一文中 , 鲁迅更是讽刺极度尊孔者 。 在他看来 , 批判这些人的目的 , 是从根源上清理儒家文化“伪”的一面 。
而根据《论语》和《史记》的记载 , 孔子周游列国期间来到卫国 。 当时卫国实际的掌权者是卫灵公的夫人南子 。 南子妖媚 , 名声不好 , 不过她仰慕孔子的能力和品德 , 知道孔子来了便很恭敬地请孔子去与她会见 , 于是就有了“子见南子”这一段往事 。 1928年10月 , 林语堂编写了《子见南子》独幕剧 , 由鲁迅和郁达夫主编的《奔流》月刊第一卷第六号刊出 。
1929年6月8日 , 地处曲阜的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举行游艺大会 , 将林语堂的独幕剧改编后演出 , 引发轩然大波 。 当时 , 二师的学生在设计孔子与南子的舞台装扮时 , 故意使孔子出场时“抹着满脸锅灰 , 畏畏缩缩”“样子和大成殿里孔子塑像截然不同” , 与南子会见时 , 孔子为南子的美色所动 , 魂不守舍 。
不仅如此 , 二师的师生还有意地向孔府挑衅 。 他们的舞台道具中有不少直接借自孔府内宅 , 这种实与虚、历史与现在、严肃与戏谑的拼接组合与反差 , 更构成了强烈的讽刺效果 。 此事引起孔氏家族的强烈不满 , 孔家以“孔氏六十族人”名义控告二师师生“侮辱宗祖孔子” 。 国民政府派员调查处理 , 将二师校长宋还吾撤职 , 并开除了两个在剧中担任男女主角的学生与教师 。
对这一事件 , 鲁迅自始至终高度关注 , 并将整个事件的有关材料进行整理 , 在《语丝》杂志上发表 。 作为反封建斗士的鲁迅 , 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看法带有强烈的政治情感因素 。 他在《关于〈子见南子〉》一文中认为 , 孔府的呈文中可见“‘圣裔’告状的手段和他们在圣地的威严” , 而国民政府对“子案”的最后处置结果 , 表面看是“息事宁人”之举 , 而从校长被“撤差”、学生被开除来看 , 依然是“强宗大姓的完全胜利” 。 字里行间的批评显而易见 , 但更重要的是 , 鲁迅看到了案件背后的政治经济斗争的信息 , 曲阜孔氏实质意义上的胜利被理解为“地方大族”的胜利 。
与青岛擦肩而过
除了到山东旅行 , 鲁迅先生也多次由津浦铁路经过山东 , 只是极少驻足 。 而他与地理空间的青岛相遇 , 更可谓擦肩而过 。 1913年8月3日至4日 , 时在北京“做官僚”的鲁迅 , 从上海返到北京 , 乘船路过青岛 , 在青岛海滨待了18个小时 。 这是鲁迅一生中唯一一次与青岛近距离接触 。 鲁迅在日记里记载:“三日 , 晴 。 在舟中 。 夜十二时抵青岛 。 四日 , 晴 。 在舟中 , 下午三时发青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