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远山的回响|“硬核”侗族大哥复古传统牛耕:在祖先的创造里找答案( 三 )


但是在洋洞村,乡亲们还是叫他“守农”。
曾有人问他名字的含义,杨正熙认真想了想回答,“守”是“守护”,“农”是指“农耕文化”。
清明播早种,谷雨做迟秧,季节交替,时和岁丰。
杨正熙认为,中华农耕悠久而厚重。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精耕细作,生生不息,农耕文明充满了老祖宗的智慧。
他希望在探索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能将中华农耕文化传承下来,树立起大众对传统农耕文化的自信,向内探索,在祖先的创造里找到答案,用传统哺育现代。
去过了很多地方,杨正熙最喜欢的是县城旁边的八舟村。
他在那里修建了一座种子博物馆,是一条长50多米的“L”型走廊。里面摆放着这些年收集来的260多类种子。
稻谷$远山的回响|“硬核”侗族大哥复古传统牛耕:在祖先的创造里找答案
文章插图

黎平种子生态博物馆晾晒着杨正熙收集来的稻谷(央广网采访人员 张翼晶 摄)
他经常会在那里设想家乡的未来发展模式和方向。从传统文化中找到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守正创新,正是目前杨正熙作出的探索。
“父母那样辛苦培养我读书,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该肩负一定的使命。”杨正熙说。
如果将“使命”这个抽象的词具象化呢?
“那是一幅良田美池、鱼鸭嬉戏、千牛同耕、鸡犬相闻的农耕文明画卷,画中的洋洞人都可以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杨正熙畅想道。
稻谷$远山的回响|“硬核”侗族大哥复古传统牛耕:在祖先的创造里找答案
文章插图

洋洞村村民正在耕种(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十一月的黔东南,天黑得早。
下午五时许,村落、梯田、鱼塘、树林正在一点一点“掉进”黑夜,远处的吊脚楼上亮了灯。
周围落入寂静,“牛耕部落”的一座小院却生机热闹。
院里的柴火堆烧得正旺,火苗“滋啦滋啦”地响。市里来的客人正用木棍烤着刚捉回来的稻花鱼。十米高的晾禾架旁,“有牛哥”介绍着架上的30多种稻谷,“这是黎平同禾、这是白芒禾、这是胭脂紫米……”如数家珍。
此时,一首创作于1971年的英文歌曲《乡村路带我回家》和着轻窜的火苗,悠扬飘荡。
“蓝岭山脉,仙纳度河/古老的生命,比树龄更久远/比群山年轻,像和风一样慢慢生长/乡村路,带我回家……”
“有牛哥”说,这是他最喜欢的一首乡村音乐。
如西弗吉尼亚的山河在约翰·丹佛的心中轻轻拂过,这里的情舍山、洋洞河也从未离开这位赤子的心头。
总监制:张军 于锋
监制:王薇 赵净 宓迪
采访人员:郭佳丽 张翼晶
策划:关宇玲 孙瑞婷
视频策划制作:黄一博 郑平平
设计:张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