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精工与巧思|宋代桥梁钗( 二 )


幽兰居士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开篇序中写道:
“雕车竞驻于天街 , 宝马争驰于御路 , 金翠耀目 , 罗琦飘香 。 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 , 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 。 八荒争凑 , 万国咸通 , 集四海之珍奇 , 皆归市易……” , 北宋之繁华可见一斑 。
至于南宋 , 《梦梁录》中也有描述:
“万物所聚 , 诸行百市 , 自和宁门钗子外至观桥下 , 无一家不买卖者 , 行分最多……最是官巷花作 , 所聚奇异飞鸾走凤 , 七宝珠翠 , 首饰花朵 , 冠梳及锦绣罗帛 , 销金衣裙 , 描画领抹 , 及其工巧 , 前所罕有者悉皆有之 。 ”
服装首饰在这一时期的商品化与市场化是前所未有的 , 华服金冠虽不是生活必需品 , 但往往于此处更能感受到社会繁荣、工艺制作水准的发达与多样化追求的装饰审美趋势 。 宋代人口较之汉唐 , 已从5000万、6000万发展至突破1亿 , 金银产量更较唐代增加甚多(《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中漆侠先生已做过具体分析 , 在此仅引数据为证) 。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分工的更加细化 。 这一时期 , 私家制作和买卖金银器具的作坊行铺多而广泛 , 并有意识地在自己出售的商品上打上铺号(品牌) , 所制作产品若能成为「时样」 , 则能广受追捧 , 行销多地 , 而制作金银器的手工匠人们 , 有些甚至可以到各地去为人专门制作、加工 , 方式十分灵活多样 。
一枝看似简单的宋式桥梁钗 , 将我们带回千年之前的大宋 。 且不论大宋国运到底是“积贫积弱”还是“空前繁荣” , 宋人风雅的品味与审美无疑越来越多地为今人所倾慕神往 。 彼时 , 后世首饰上镶嵌大颗彩色宝石还未形成风气 , 宋女子们偏爱衣着花罗 , 追逐着各式「时样」 , 或戴“金花”或插“银叶” , 又或“荔枝、瓜瓞、蝴蝶、鸳鸯” , 恰如金交椅山宋墓的女主人 , 在日常生活中品味着生活美学与时代变迁 。
文物|精工与巧思|宋代桥梁钗
本文图片
东阳金交椅山宋墓出土部分首饰 春秋十二章 摄
@春秋十二章——专注研究传承中国古典首饰服饰与生活方式 。 带您亲近历史 , 感受传统文化之美 。 欢迎订阅关注 。
版权声明本文由春秋十二章原创并拥有版权
【参考文献】
1. 吕海萍 《东阳金交椅山宋墓出土文物》《东方博物》(39)
2. 刁文伟 翁雪花 《江苏江阴长泾镇宋墓》《文物》2004(08)
3. 扬之水 《中国古代金银首饰》卷一 故宫出版社
4. 镇江博物馆 《镇江出土金银器》 文物出版社
5. (宋)孟元老撰 伊永文笺注 《东京梦华录笺注》 中华书局
6. 漆侠 《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 经济日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