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东西问·译家言 | 毛志文:唐诗西传,在俄罗斯获得何种影响?

(东西问)译家言|毛志文:唐诗西传,在俄罗斯获得何种影响?
中新社武汉12月15日电 题:唐诗西传,在俄罗斯获得何种影响?
作者 毛志文 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武汉大学教师、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会员
翻译$东西问·译家言 | 毛志文:唐诗西传,在俄罗斯获得何种影响?
文章插图

编者按:
现代语言学认为,语言可分为两部分,即作为“能指”的符号(形式)与作为“所指”的意义(内容)。翻译在形式上是符号的转换,如语音、字(词)形;在内容上则包含知识及知识背后的文化背景和思想体系。实践表明,翻译绝非简单地将“ABCD”转为“甲乙丙丁”,探究符号转化背后的文化和思想交流无疑是更具学理性的关键问题。
“东西问”近日推出“译家言”系列文章,受访者既有一线译者,也有关注译事的学者,议题涉及翻译的形式、知识、文化和思想等层面:杜甫何以在俄罗斯受到欢迎?《神曲》如何译成“绝句”?《西游记》八十一难为何有版本只译出三难?羊肉泡馍的“陕味”如何“意”入英伦语境?行走在“译言译语”冲出的东西文化海滩,冀读者循着这些问题寻拾到自己的入眼之贝。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唐代中国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对外交往频繁,思想自由奔放,近体诗逐渐发展和完善,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高峰和典范。唐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性成果,其对外译介和传播效果如何?
翻译$东西问·译家言 | 毛志文:唐诗西传,在俄罗斯获得何种影响?
文章插图

2021年9月,森林5D全媒体行浸式幻彩光影秀《花开书堂山·光影诗书画》在长沙书堂山首演,演员吟诵李白的《将进酒》。 中新社采访人员 杨华峰 摄
明珠亮色如何外传?
唐代伟大诗人层出不穷,百花齐放。初唐由四杰、陈子昂拉开序幕;盛唐涌现出李白、杜甫两座高峰,还有田园诗人孟浩然、王维,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等等;中唐有元白“新乐府”、韩孟诗派;晚唐杜牧、李商隐则添一抹亮色收尾。
这些伟大的诗人及作品无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颗颗璀璨明珠。其向外传播轨迹大致有二:一条是东传,对东邻韩国和日本影响尤其深广。另一条路径则是西播,与“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陆上丝绸之路大致吻合,俄罗斯、东欧和中亚等国均为重要节点。
唐诗在俄罗斯的译介和传播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萌芽期(19世纪末)、发展期(20世纪上半叶)、高潮期(20世纪50-60年代)、新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
第一首俄译的唐诗是什么?
19世纪末,俄国学术界和文化界开始关注唐诗。1874年由圣彼得堡交通运输部印刷厂出版的王勃的《滕王阁序》,是有据可考的第一首俄译唐诗,共10页纸,译者佚名。此后,李白、杜甫等诗人的单个作品陆续被译介出来,但大都由其他语言转译,改译较大,且零散不成体系。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俄国诗坛如巴尔蒙特、古米廖夫、阿赫玛托娃等名家都曾积极投身唐诗俄译,且在创作风格上受唐诗影响很大。
翻译$东西问·译家言 | 毛志文:唐诗西传,在俄罗斯获得何种影响?
文章插图

2014年8月,48米长的《滕王阁序》行草书法手卷亮相江南名楼滕王阁景区。中新社采访人员 刘占昆 摄
20世纪20-30年代是唐诗俄译的快速发展期。1920年苏联著名汉学家阿列克谢耶夫院士提出一个翻译中国文学名著的宏大规划,开始系统译介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人作品,堪称标志性事件。后来,其学生休茨基继承衣钵,以唐诗集的形式进行译介。师生二人均精通汉语,从汉语逐字逐句翻译,诗作语义内容传达十分精准,且对仗工整、用词贴切,很好地保留了原诗的韵脚与节奏。这些为后来大规模译介唐诗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