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那儿》的是与非

【文学|《那儿》的是与非】本世纪初 , 一些作家在工厂文学题材的创作中 , 有意识地将叙述对象转向了下岗工人或准下岗工人 , 表现其悲苦境遇;同时 , 将矛盾与冲突设置于工人或工人代表与工厂领导之间 , 使得二者对立起来 , 领导都被腹黑成偶尔出镜的阴谋家——都想趁着改制之机中饱私囊 。
曹征路发表于2004年《当代》的作品《那儿》 , 堪称这类工人文学的代表作 。 厂子里的工会主席“小舅”朱卫国 , 可谓工人阶级的代表 , 在小说中被描绘成了“末路英雄” 。 年轻时 , 他用“腰锤”维修外国客轮 , 为国争光 。 当上工会主席后 , 他却不知不觉成为上面领导的棋子而被一再利用:他先是号召大家集资买岗位 , 结果集的资被领导贪污了;接着 , 又召开职代会 , 希望将企业搞成私营 , 但最后发现其实是领导想换个牌子玩空手套白狼;中间 , 为了工人们的利益 , 他去北京上访 , 告厂子里的领导 , 又被相关人员“截和”;最后 , 他在初恋情人的影响下又呼吁大家买股权——大家甚至拿房产证来抵押 , 结果上面又变卦 , 他被孤立起来 。 “小舅”如同不停推着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 , 但他不是神 , 他承受不了上面一次次的欺骗 , 他也难以面对大家——最后 , 他在万般沮丧和绝望之中 , 用空气锤把自己砸死了 。
主人公死在自己当年获得荣光的空气锤之下 , 情节的设置多少有些与悲壮人物塑造不太搭配的黑色幽默味道 。 而且 , 作品中种种离奇的情节 , 也让人物形象有些失真——比如 , 在初恋对象杜月梅的一骂之下 , 早已结婚生子的五十多岁的“小舅”竟去北京上访了;比如 , 曾被生活所逼去当暗娼的杜月梅 , 竟然会想到拿房产证抵押买股权 。
当然 , 作者的立场站在普通工人一边 , 为他们在改制中所遭遇的不公去鼓与呼 。 作品的主人公 , 从原来的厂长领导转向工人、工人代表 , 既拓宽了工厂文学的描写对象 , 也使得改制期间某些企业的具体情况 , 得到一定程度的再现 , 这是值得肯定的 。 但是 , 这类作品将厂子领导刻画成琢磨人的阴谋家 , 将工人主人公描绘成被损害被同情的对象 , 很明显是对“十七年文学”中“二元对立”的僵化创作手法的不自觉因循——只不过 , 其文本中“二元对立”的表现手法 , 相对于原来“为厂长立传”的主流工厂文学而言 , 是一次故意“反转”——正反双方人物角色的“反转” 。
另外 , 可能因这些作者并非下岗工人中的一员或是他们没有深入生活的缘故——这类作品 , 因其主题先行的创作模式 , 情节编造的痕迹明显 , 人物如提线木偶 , 致使作品艺术真实方面有所欠缺 。 但是 , 其与当时主流工厂文学截然相反的角色设置 , 显示出某些知识分子对于主流话语定势的自觉突破和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