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宗$乌台诗案始末,是谁救了苏轼!

按:“乌台诗案”是宋代第一起震动朝野、影响深远的“文字狱”,也是北宋后期党争的一次恶性发作。“乌台诗案”尽管有“政治案”的成分,但至少在形式上,还是按照一个“普通法律案”来处理的。可以从“乌台诗案”的进展,看到了宋朝政治与司法制度的一抹文明底色。正是这文明底色,使得“乌台诗案”不同于明清时期的“文字狱”。神宗$乌台诗案始末,是谁救了苏轼!
文章插图
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初春的一天,刚从徐州调任湖州的苏轼,和平时一样,处理完当日工作下班回家。前途似乎并不会对苏大文豪造成太大困扰。在地方任职期间,苏轼一向很会玩,活得足够洒脱。只要心里想得开、看得开,昨天、今天和明天,都是愉快的一天。然而,三月的这天,注定不同寻常。苏轼官服还没解下,忽听府外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来人进门后,只见神色紧张,面容甚为疲惫,似乎连夜赶了很长的路。“苏大人,出事了!”来人根本没时间解释太多,随即拿出苏轼胞弟远在南京的苏辙写的亲笔信。苏轼赶忙接过信件,拆开一看,顿时有些恍惚。只见信上写道:兄长被小人污蔑,朝廷已派钦差赶赴湖州捉拿兄长,兄暂放宽心,且看事态发展。苏轼不清楚,其实在接到兄长(苏辙)的告急信之前,朝廷上早已为此事闹得不可开交。事情的导火线,实在很不起眼,一篇《湖州谢上表》,作者苏轼。苏轼在徐州调任湖州前夜,写了篇《湖州谢上表》,这只是规定动作,朝廷让你调任,证明组织信任你,你自然得上表谢恩。苏轼很谦虚,整篇文章除了阐述自己毫无政绩,忝列门墙外,就是大段大段感念皇恩浩荡,如沐春风。如果仅是这样,那肯定过关。不知苏轼是无心还是有意,他在文章的最后不经意吐槽了一句: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意思就是,陛下知道我愚昧不堪,不合时宜,难以和变法派共事,又考察我年老不爱生事,在地方管理普通百姓勉强及格。这句话本身没毛病,只不过看的人觉得有毛病,抠了抠字眼,就琢磨出味道来了。你说你不爱生事,那就是我们这些变法派爱生事喽!我们力主改革叫爱生事,那圣上全力支持变法,不就是说圣上无事生非呗!这是做臣子的该说的话吗!监察御史里行何正臣最先跳出来,以上的解释权也归其所有。何正臣造好讨伐苏轼的声势,紧接着,古代全能科学家、《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跑来发声:苏轼许多诗词都是泄愤之作,意在讥讽朝政。原来,早在熙宁六年(1073年),沈括受命巡察两浙农田水利,当时苏轼任杭州通判。沈括来到杭州,与苏轼畅叙旧情,顺便搞了苏轼近期很多新作,带回了开封。回京后,沈括认真研究苏轼的作品,并用附笺的形式,把自己认为有诽谤朝廷嫌疑的诗句做了详细的注解。《湖州谢上表》被爆出猛料后,沈括分分钟掏出小本本,把这些做过注解的诗词送给监察御史里行舒亶。舒亶是个坚定的倒苏派,他花了将近四个月的时间,潜心钻研,最终筛选出诽谤朝廷嫌疑最大的几首,公之于众。神宗$乌台诗案始末,是谁救了苏轼!
文章插图
比如,《山村五绝》中“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明显是在讽刺青苗法;“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是在讥讽新法改革科举制度;“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是公开和朝廷大力推广的农田水利法唱反调。其中,最有分量的一句“恨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好家伙,你是有多恨当今圣上,非要到九泉之下去寻找真龙,当今圣上可没死呢!污点诗词爆出来后,国子博士李宜之、御史中丞李定联名上奏,在神宗面前历数苏轼四大罪状:身无学术却滥竽充数,急于提拔而依附权贵,圣上待其宽容却拒不领情,以诗诽谤朝廷大政实属叛逆。是叛逆!杀了也不为过!2湖州知州府中,一向淡定的苏轼变得有些慌乱,收到苏辙的信件后,他立即告病请假,由湖州通判祖无颇暂且署理州事。没过几日,朝廷钦差皇甫遵抵达湖州知州府衙。大难临头,苏轼手足无措,主要是搞不清到底犯了什么罪、罪有多严重,心里没底就很慌,竟然慌到不敢面见钦差。通判祖无颇劝道:事已至此,无可奈何,需出见之。苏轼一听,就准备出去。随从连忙提示:大人,官服官服!苏轼摆了摆手:有罪在身,不可穿朝服。随从又说:未知罪名,仍当以朝服相见。于是,苏轼穿上官服官靴,出门面见钦差。苏轼见皇甫遵不说话,气氛有些尴尬,只得认罪说:苏轼近来疏于口舌笔墨,着恼朝廷甚多,今日必是赐死。死固不敢辞,乞归与家人诀别。皇甫遵一听苏轼这话,赶忙回道:老兄,淡定淡定,不至于此,你想得太严重了。皇甫遵随即让随从宣读圣旨,原来圣旨只不过是苏轼“诗文讪谤朝廷,传唤进京”而已。划重点,苏轼必须立即启程,不得有误。为何这么急!看来罪过还是很重。途经扬州江面和太湖时,苏轼两次头脑发热,想跳水自杀,可反过来一想,自己这一头雾水地死了,万一牵涉到弟弟苏辙还有众多好友,实在有些不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