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诞辰1000周年赏读《上人书》( 二 )


[6]以刻镂绘画为之容而已:容 , 修饰 , 形式 。 指文章要以适用为本 , 语言艺术形式是次要的 , 即“然容亦未可已也 , 勿先之其可也” 。
[7]执事:参见王安石《与祖择之书》 , 这里执事当指祖无择 。
【讲疏】
首先 , 本文的核心观点是文学的功利价值观 , 即“文者 , 务为有补于世而已”“文者 , 礼教治政云尔” 。 也就是文学要为政治服务 , 具有强烈的社会政治功用价值 。 其为政最终的落脚点是“为民” , 在这一点上 , 他认为孟子最得“作文之本意” , 本文中虽未明言 , 但实指孟子的“民本”思想 。 《答祖择之书》对此有进一步的阐发 , 即“治教政令 , 圣人之所谓文也 , 书之策 , 引而被之天下之民” 。 其次 , 在文和用 , 也即文辞和实用的关系上 , 他认为实用为本 , 文辞为末 , 二者是孰先孰后的主次关系 。 “有补于世”也就是要“适用” , 也即“所谓辞者 , 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 。 诚使巧且华 , 不必适用;诚使适用 , 亦不必巧且华 。 要之以适用为本 , 以刻镂绘画为之容而已 。 不适用 , 非所以为器也;不为之容 , 其亦若是乎?否也” 。 所以 , 他反对韩愈、柳宗元“语人以文” , “疑二子者 , 徒语人以其辞耳” , 认为“作文之本意 , 不如是其已也” 。 他讥讽韩愈提倡语言创新却无补于世的文学观 , 即“力去陈言夸未俗 , 可怜无补费精神” 。 当然 , 这并不公正全面 。 需要指出的是 , 王安石并不是完全否定文辞之刻镂绘画及巧且华的容饰审美特征 , 即“然容亦未可已也 , 勿先之其可也” , 只不过是二者有先后主次而已 。 最后 , 与前二点相关 , 王安石还谈到了立言不朽即“书诸策而传之人”的问题 。 他认为圣人作文之本意是“文者 , 礼教治政云尔” 。 书之策 , 传之人 , 是为政 , 最终是为民 。 其本末先后关系 , 《与祖择之书》中亦反复强调:“治教政令 , 圣人之所谓文也 。 书之策 , 引而被之天下之民 , 一也 。 ”
【关键词解读】
有补于世
在以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的中国封建社会 , 关于文学价值功用论 , 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重点之一 , 从先秦到近代贯穿终始 。 而王安石“有补于世”的观点则是其中最简明也最屡屡被引用的经典批评范畴术语 。 从先秦两汉的“诗言志”“兴观群怨”“教化箴谏”“移风易俗”“美刺讽谕”“劝善惩恶”等 , 到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经国不朽”“兴废治乱”“文以明道”“文以载道”“补察时政”“泄导人情”“文章合为时而著 , 歌诗合为事而作”“惟歌生民病 , 愿得天子知”等 , 再到宋元明清近代的“施之于事”“弃百事不关于心”“有补于世”“有补于国”“有为而作”“警时鼓众”“真诗史也”“感国变、伤种族、哀生民”“改良群治”“小说新民”“熏浸刺提”“小说救国”“运动社会”“鼓吹风潮”“立意在反抗 , 指归在动作”等等(参见敏泽、党圣元著《文学价值论》) , 虽说法不同 , 但均可要之以“有补于世”一语 。 其最直接的源头可上溯东汉王充的“为世用者 , 百篇无害;不为世用者 , 一章无补”(《论衡·自纪》) 。 而影响后世则直达顾炎武所说的“文需有益于天下 , 有益于将来 , 多一篇 , 多一篇之益矣”(《日知录·文须有益于天下》) 。
【相关知识链接】
同为北宋古文运动的代表 , 由于推行新学和新法的思想政治背景 , 王安石的文学思想与柳开、欧阳修等有相似之处 , 也有很大的不同 。 首先 , 在对于西昆体诗文的态度上王安石与石介、欧阳修一样 , 给予了更严历的打击 。 如《张刑部诗序》云:“杨、刘以其文词染当世 , 学者迷其端原 , 靡靡然穷日力以摹之 , 粉墨青朱 , 颠错丛庞 , 无文章黼黻之序 , 其属情藉事 , 不可考据也 。 ”《上邵学士书》云:“某尝患近世之文 , 辞弗顾于理 , 理弗顾于事 , 以襞积故实为有学 , 以雕绘语句为精新 。 譬之撷奇花之英 , 积而玩之 , 虽光华馨采 , 鲜缛可爱 , 求其根柢济用 , 则蔑如也 。 ”亦着眼于杨、刘等“弗顾于事”和不能“济用”之缺陷 , 是他“适用为本”观点的反映 。 其次 , 在对韩愈、柳宗元古文的评价上 , 柳开、王禹偁、石介、欧阳修都极力推尊 , 甚或顶礼膜拜 , 王安石则从适用为本的角度 , 认为二者虽卓然望圣人于百千年中 , 但诸如《答李翊书》和《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之“尝语人以文”者 , 认为也是“徒语人以其辞耳” , 不能“有补于世” , 而指责韩愈“力去陈言夸未俗 , 可怜无补费精神”(《韩子》) , 亦同此意 。 这与其提倡新学 , 敢于颠覆指摘传统儒家思想 , 如批判《春秋》为“断烂朝报”有一定关系 。 当然 , 他对韩愈还是很崇敬的 , 如曾编选《四家诗》就包括杜甫、欧阳修、韩愈和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