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双重时间:与西方文学的对话》( 二 )


长久以来 , 中国的文学读者习惯了接受外来的声音 , 甚至习惯了接受《巴黎评论》采访人员那样的提问以及回答 。 现在 , 柏琳率先跨出一步 , 向世界提出了我们自己关心的问题 。 这位三十来岁的年轻采访人员的发问 , 有深度 , 有针对性 , 问题后面无疑潜藏着她自己的思考和思考的热情 。 在《双重时间:与西方文学的对话》里 , 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对话”的那种感觉:既关切 , 又平等 。 这是中国文学界的一次漂亮的出击 , 而这本书能带给我们读者的 , 则恐怕更多的是反思和自我审视 。 什么时候我们的作家也可以这样自由地、活泼地、摆脱一切教条 , 做有生命热度的思考呢?我们相信那个时候会到来的 。(刘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