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当代散文||这一方土地( 三 )


在老人嘴里,沂蒙山根据地留存最早的一面党旗,诞生在抗日战争时期。这不仅是山东省内发现最早的一面党旗,也是全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五面党旗之一。
1939年春天,我党干部赵煜琴来到泉庄马头崖村,交给时任村党支部书记刘洪秀一面党旗。这面党旗是赵煜琴亲手缝制的,党旗的底色、图案,构成了没有统一制式之前的样态。是年深秋,刘洪秀就用这面党旗发展了两批新党员。及至年底,一个不足200户的小山村,已有党员54名,并有十几人加入抗日队伍。火红的党旗,引导着他们成为当地各村抗战带头人。
那段时间,日伪军三番五次对沂蒙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日顽在得知党旗消息后,将该村党员张鋂抓去严刑拷打,要他说出这面党旗的下落。张鋂宁死不屈,被日伪残忍枪杀,为保护党旗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为了将这面党旗保护好,刘洪秀先是将其缝制在随身穿的衣服里,后来又用一块土布包好,藏在家里房梁上。再后来担心自家屋子如遭鬼子放火党旗会随之烧毁,就又把党旗用油纸包裹埋于地下。到最后又将其藏在一个隐蔽山洞里。这面满载传奇故事的党旗,现收藏于临沂市博物馆,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
为保护党旗牺牲的张鋂烈士墓冢,位于马头崖村东首。我们一行来至这里,俯首站立,肃然默哀。墓碑的一侧,镌刻着烈士事迹和“正气浩然”四个大字的另一尊碑石,在阳光里发出炫目的光泽。采风队伍里一位女士,随手采摘了一束鲜花,放置于烈士墓碑下面。烈士墓周围,那些不知名的花花草草,正蓬蓬勃勃地绚烂着。
在老人带领下,我们走进八路军山东纵队直属医院纪念馆,去见证一段艰苦的历史。这所医院于1939年在泉庄尹家峪村成立,当时共有60余名工作人员。驻此期间三个多月时间里,共收治300多名八路军伤病员和少量友军伤员。在及其困难条件下,医护人员开展清创缝合手术,进行换药和裹伤,使绝大多数伤员得到有效救治。其中广为流传的“沂蒙红嫂”故事中,那位被救下来的八路军伤员,最后就是被送到这儿治愈后归队的。
纪念馆为青砖灰瓦的平房套院。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块造型古朴的蒙山石。院子内青砖铺地,墙边栽种着翠竹和各色花草。展室内展出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其中有在反“扫荡”战斗中缴获的日军毛毯,战争年代配备团、营级干部使用的“马褡子”、手提医疗箱和手术器械包,以及修建纪念馆清理地基时,发现的大刀和步枪子弹等。开馆伊始,曾在这儿身经百战,建国后被授予上将军衔的一位老战士,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
开始的八路军和后来的解放军,在这儿那段血与火的岁月,俱已变成了泛黄的照片和墙上的风景。枪炮声虽已远去,可烈士的鲜血不会泛黄,那为新中国建立而抛洒的热血永远鲜红,他们的后人也会永远记得。随着八路军山东纵队直属医院纪念馆的建立,这已成为泉庄人新的精神图腾,成为当代红色文化的一个缩影。泉庄是一片红色热土。红色,永远是沂蒙人、更是泉庄人共同精神底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当是先烈们恒久的初心和期盼,更是后人时时萦绕于怀的使命和担当。
顺一只擘画的手望过去
这几天,从黎明到黄昏,阳光充足,胜过一切过去的诗。
在这儿挥洒大手笔的,不只永恒的天地,不只远古的纪王,不只当年的八路军,更有今天勤劳智慧的人们。时间按着它的节奏滴落到现在,滴落成了存量的厚重,还有,变量的宽阔。国家振兴乡村方略已被重鼓擂响,中国乡村从未像今天这样激发出巨大能量,爆发出巨大创造力。农村的格局和面貌,农民的创业技能和文明素养,正在发生着质的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