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本草纲目:明万历二十一年胡承龙初刻本

本文所介绍的海外所藏中文古籍善本信息 , 由原典纪书局友情提供
明万历二十一年胡承龙刻本:本草纲目 , 原书共23册 , 李时珍撰 , 凡一千八百九十二种 , 增药四百一十三种 , 附方一万一千零九十六则 , 新增八千一百六十则 , 插图一千一百零九幅 , 分述各药物之释名、集解、气味、主治、修治、发明、正讹及附方等目 , 并辨正历代本草相沿之疑误 , 所引文献上自战国 , 下迄明万历间 ,
用药|本草纲目:明万历二十一年胡承龙初刻本
文章图片

用药|本草纲目:明万历二十一年胡承龙初刻本
文章图片

用药|本草纲目:明万历二十一年胡承龙初刻本
文章图片

《本草纲目》 , 本草著作 , 52卷 。 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 , 稿凡三易 。 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 , 故以“纲目”名书 。 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 。 序例(卷1、2)相当于总论 , 述本草要籍与药性理论 。 卷1“历代诸家本草” , 介绍明以前主要本草41种 。 次辑录明代以前有关药物气味阴阳、五味宜忌、标本阴阳、升降浮沉、补泻、引经报使、各种用药禁忌等论述 , 其中又以金元诸家之论居多 。 卷3~4为“百病主治药” , 沿用《证类本草》“诸病通用药”旧例 , 以病原为纲罗列主治药名及主要功效 , 相当于一部临证用药手册 。 卷5~52为各论 , 收药1892种 , 附图1109种 。 其总例为“不分三品 , 惟逐各部;物以类从 , 目随纲举 。 ”其中以部为“纲” , 以类为“目” , 计分16部(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60类 。 各部按“从微至巨”、“从贱至贵” , 既便检索 , 又体现出生物进化发展思想 。 部之下为60类 , 各类中常将许多同科属生物排列在一起 。 各药“标名为纲 , 列事为目” , 即一药名下列8个项目(即“事”) 。 其中“释名”列举别名 , 解释命名意义;“集解” , 介绍药物出产、形态、采收等;“辨疑”(或“正误”) , 类集诸家之说 , 辨析纠正药物疑误;“修治” , 述炮炙方法;“气味”、“主治”、“发明” , 阐述药性理论 , 提示用药要点 , 其下每多作者个人见解;“附方” , 以病为题 , 附列相关方剂 。
李时珍念本草一书历代注解者谬误亦多 , 遂考古证今 , 辨疑订误 , 广采博收群书 , 在宋代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基础上编成此书 。
《本草纲目》版本颇多 , 除国外各种全译或节译本外 , 国内现存约七十二种 , 大致可分为“一祖三系” , 即祖本(金陵本、摄元堂本)及江西本、钱本、张本三个系统 。 江西本系统 , 主要为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夏良心、张鼎思刻本等;钱本系统 , 主要为明崇祯十三年(1640)钱蔚起杭州六有堂刻本 , 并改绘药图 , 以及清顺治十二年(1655)吴毓昌太和堂本 , 乾隆间《四库全书》本即据此本抄录;张本系统 , 主要为清光绪十一年(1885)张绍棠南京味古斋刻本 , 文字参校江西本、钱本 , 药图改绘后增加十余幅 , 并附《本草纲目拾遗》 。
作者简介:
李时珍(一五一八—一五九三)字东璧 , 号濒湖 , 蕲州(今湖北蕲春)人 。 世业医 , 父李言闻曾任太医院吏目 。 李时珍少受父命 , 精读四书五经 , 冀取功名 , 然数试而不第 , 乃弃儒习医 , 因博通医籍 , 医术精良 , 名重一时 。 尝官楚王府奉祠正 。 嘉靖时曾赴京供职太医院 , 旋托病归 , 以行医著述为事 。 其著述除《本草纲目》外 , 尚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 。 《明史》卷二百九十九有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