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物候记·冬至|梅花点遍无余白

冬至 , 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 从这天起 , 一直到夏至 , 太阳每天都会离我们更近 , 白昼将逐日变长 。
对难捱寒冬的古人而言 , 冬至是值得庆贺的“大吉之日” , 太阳的回归意味着光明和温暖的到来 , 故而古人极重视冬至 , 有“冬至大如年”之说 。
事实上 , 冬至最早就是被当作新年庆祝的 。 那是3000多年前的周朝 , 周公姬旦立杆测影 , 将日影最长的冬至日定为新年开始的日子 。 这一习俗从周至秦一直延续了800多年 , 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 , 将正月定为现在的月份 , 这才有了专门的“冬至节” 。 不过冬至依然被人视作大日子 , 因此有了“亚岁”“小年”等美称 。
鲜为人知的是 , 被当作西方最重要的节日之一的圣诞节 , 其实亦起源于冬至 , 原是太阳神密特拉的生日 , 本意同样是庆祝太阳的回归 。 在近代中国 , 《申报》等本土媒体也曾用“洋冬至”之类的俗名称呼圣诞 。
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 , 历代王朝的帝王都会举行盛大的祭天祭神仪式 , 官府将举行“贺冬”之仪 , 社会上流行“拜冬”之礼 , 从官方到民间均例行放假 。 到唐宋年间 , 对天神的祭祀逐渐演化为民间的祭祖活动 , 久之成俗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冬至发展出了更多的习俗 , 比如吃饺子和吃汤圆 。 因为古时百姓常因天气寒冷 , 两耳生冻疮 , “医圣”张仲景曾在冬至时为百姓分发祛寒娇耳汤来治疗冻疮 。 这种用面皮包裹 , 以羊肉和驱寒药材做馅的药膳是饺子的前身 。 冬至吃饺子的习俗由此流传下来 。 而在爱吃甜食的南方 , 人们通常在此时围坐着吃汤圆庆祝团圆 。
冬至的来临意味着即将进入一年中最冷的阶段 。 为了消磨时间 , 也为了缓解寒冷带来的心理危机 , 古人还发明了“数九消寒”的办法 , 有不同版本的“九九歌”和“九九消寒图” 。 待经历九九八十一天完成消寒图的最后一笔 , 春暖花开的日子就到来了 。
虽然冬至节气已不再适合大规模的农业生产 , 但此时恰是冬季作物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 , 需要应对雨雪、霜降等各种情况 , 农民依然不得闲 。
2021年的冬至节气从12月21日到2022年的1月4日 , 涵盖“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三个物候 。
冬至一候:蚯蚓结
温度|物候记·冬至|梅花点遍无余白
文章图片

冬至的第一个五天 , 蚯蚓在泥土里蜷缩着身体 。
作为变温动物 , 蚯蚓的体温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 外界温度不仅影响蚯蚓的体温和活动情况 , 还会改变它们新陈代谢和生长繁殖的速度 。
一般来说 , 蚯蚓喜欢高一点的温度 。 它的活动温度在5℃-30℃ , 最适合的温度范围约为20℃-27℃ , 低于8℃或高于32℃就停止生长发育;在0℃-5℃的寒冷天气和高于35℃的炎热季节 , 蚯蚓会进入冬眠或夏眠;要是天气再严酷一些 , 例如0℃以下或40℃以上 , 蚯蚓就活不成了 。
温度|物候记·冬至|梅花点遍无余白
文章图片

蚯蚓
滴水成冰的冬天 , 蚯蚓会钻入泥土 , 寻找适宜生存、有一定温度的地层 。 一般大中型蚯蚓多深入地下穴居 , 小型蚯蚓则多群体聚集 , 抱团取暖 。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 , 蚯蚓逐渐变得迟钝 , 直到萎缩着进入休眠期 。 待来年春天暖和起来 , 它们重新苏醒 , 并在气温上升到8℃-10℃时爬到地表层活动 。 蚯蚓不仅对温度变化敏感 , 也受湿度的影响 。 不同种类的蚯蚓适宜的湿度水平不尽相同 , 但土壤中的水分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蚯蚓的生命活动 。 在暴雨或浸水之后 , 土壤中的溶氧量急剧减少 , 蚯蚓会因为缺氧而难以呼吸 。 因此 , 雨后常可以看到蚯蚓爬上地表 , 那是它们在奋力逃生 。 然而 , 一旦雨后受到烈日暴晒 , 蚯蚓又会因为体表失水而大量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