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湿度的变化不仅事关蚯蚓的安危 , 还会影响它们的“颜值” 。 干冷的气候会使它们的表皮像核桃一样满是褶皱;而在温和湿润的天气 , 蚯蚓会恢复饱满光洁的样子 。 这么说来 , 躲在泥土深处过冬的蚯蚓不仅能御寒 , 还可以遮丑 。 毕竟 , 谁不想漂漂亮亮地出来遛弯儿呢 。
除了对温湿度敏感 , 蚯蚓还喜静、怕光 , 一般夜间才出来活动 。
因为蚯蚓的经济价值高 , 既能作为蛋白质饲料 , 又能处理有机垃圾 , 还可以为食品、医药等工业提供原料 , 近年来 , 养殖蚯蚓成了新兴的产业 。 如果你也想尝试养蚯蚓 , 或者只是想在家里做个蚯蚓堆肥塔 , 那你可得对蚯蚓的习性了解清楚 。 尤其在冬夏季节 , 要记得采取适当的保温和降温措施 。
另一个值得了解的冷知识是蚯蚓的口味 。 虽然蚯蚓食性广泛 , 不怎么挑食 , 但它也有自己的偏好和忌口 。 蚯蚓喜欢酸酸甜甜和有腥味的食料 , 西瓜皮、烂水果、洗鱼水是它的最爱;它怕盐 , 盐会夺走蚯蚓体内的水分甚至使它脱水而死;它怕吃辣 , 如果你是无辣不欢人士 , 养蚯蚓对你和蚯蚓都是莫大的考验;它还怕单宁味 , 所以千万不要尝试给蚯蚓喂葡萄酒 。
冬至二候:麋角解
文章图片
冬至的第二个五天 , 麋鹿的角开始脱落 。
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的展室中 , 有一只放在玻璃罩中的特殊鹿角 。 若凑近了仔细观察 , 可以在鹿角主干上发现嵌涂着石绿的精美楷书 , 落款:“乾隆三十二年岁在丁亥仲冬日上浣御制” 。
这篇题为《麋角解说》的手记 , 记录了一段宫廷趣事 。 那是在1767年的冬季 , 塞外巡狩归来的乾隆皇帝闲来无事 , 忽记起《礼记·月令》中记载的“孟冬 , 麋鹿解” 。 他平素狩猎接触的鹿从没有冬季换角的 , 这说的究竟是什么鹿呢?他想起京城南海子养的麋鹿 , 立即让侍卫前去检查 。 很快 , 侍卫带着脱落的15个麋鹿角回到宫殿 。 原本笃信所有鹿都在夏季脱角的乾隆遂挥毫泼墨 , 慨叹不已:“天下之理不易穷 , 而物不易格者 , 有如是乎!”
这篇来自君王的物候笔记帮助我们确认了冬至二候的主角麋鹿 , 而发现了乾隆手记的工作人员叫唐锡阳 , 后来成为了中国著名的环保社会活动家、环保作家 。
麋鹿是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 因“面像马、角像鹿、蹄像牛、尾像驴”而被俗称为“四不像” 。 《封神演义》中姜子牙的坐骑“四不像”神兽 , 就以麋鹿为原型 。
为了抵御敌害和相互争斗 , 鹿科动物的角的分枝多朝前伸展 。 唯独麋鹿与众不同 , 角的分枝向后方和后侧外伸展 。 那是因为麋鹿生活在沼泽地带 , 角枝向后分叉不易在行动时兜住芦苇和水草 , 便于跋涉、游泳、奔跑 , 也有利于观察旷野 。
文章图片
中国的麋鹿
麋鹿角的另一个神奇之处是分枝二叉的角尖处在同一个平面上 。 民间有一个鉴定鹿角的办法就是将其倒置地上 , 角尖朝下 , 柄朝上 , 若能屹立不倒 , 呈三足鼎立状 , 便是麋鹿角了 。
和大多数鹿科动物类似 , 麋鹿仅仅雄性有角 。 麋鹿角也可用来判断鹿的年龄 。 雄麋鹿从出生后的第二年起 , 每增加一岁 , 鹿角就新增一个分叉 , 直到5龄 , 角的分叉定型后 , 随着年龄的增长 , 还会在第一分叉的末端1/3处生长出1-4个小分叉 。
每年6-8月是麋鹿的繁殖季 。 在这期间 , 雄鹿会将草、树枝甚至渔网挂到角上 , 让自己看起来更威武雄壮 。 为了争夺交配权 , 它们还会用巨大的角打斗碰撞 , 乐此不疲地上演一轮轮“鹿王争霸赛” , 只有最后的胜者才可以拥有“后宫嫔妃” 。
- 仿木$洪洞元代砖雕墓出土买地券记载地震信息
- 和尚&司马迁记载奇案:和尚巧遇命案无辜被冤,县令发现破绽智破命案
- 新闻记者#潍坊滨海一中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手写春联送祝福”活动
- 饵料|冬季野钓,记住三个要点,渔获可比平时多几倍
- 冯恩昌|【临朐印记】冯恩昌:?听琴与写诗
- 苏轼|西湖记想苏东坡
- 进化&碾压《诡秘之主》,反超《牧神记》,辰东这本小说爆红逆袭登顶
- |有些人害怕碰见领导,记住3个潜规则,领导对你印象深刻
- 知人者@鬼谷子:做人千万别太老实,牢记四句口诀,让你识破天下人!
- 刘向歆父子年谱&国学大师钱穆在台北上最后一节课:你们是中国人,不要忘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