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先进技术设备 为何难造出上等中国古琴?( 二 )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 , 古琴琴体的特殊构造 , 决定了古琴特殊的音色 。 那么 , 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 , 通过对发音振动的波频分析 , 就能找到古琴最佳音色的构成规律 , 造出上等琴似乎有万全保障 。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
古琴之所以被称为中华之“乐脉” , 更在于它的文化气质 。 这种气质 , 是千年来无数文人墨客赋予它的精神内涵 。 所以 , 关于斫琴时对音色的把控 , 我更想强调的是人耳本身的能动性 , 人耳对音色的辨别力以及支撑这种辨别力的文化底蕴 。
明代冷谦在《琴书大全·琴制》中有“琴之九德”之说 , “奇、古、透、静、润、圆、清、匀、芳” , 九德俱全 , 是为好琴 。 按杨宗稷之说 , 清、圆、匀、静 , 尚可强为 , 透、润、奇、古 , 则属天定 。 此九德之说 , 的确是古琴音色的根本标准和最高境界 , 也就考验着斫琴者的音美修养 。 修养决定审美观 。 以我自己的琴学体验 , 幼时打下的古典文学底子和长期在音乐学习工作中对多种乐器的实践 , 共同培养了我耳朵的辨识力 , 养成了我对古琴音色的审美观 。
斫的琴多了 , 接触的琴人多了 , 又逐渐发现 , 斫琴是需要一些悟性或叫作天分的 。 我理想中的斫琴艺术家要胸怀八音、身怀六艺并通达制琴的科学之道 。 也就是要做一个精通音乐、文化、科学的“杂家” 。 一个斫琴者 , 其综合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琴的修养 。 所谓琴品如人品 , 这之中除了字面浅意之品德这个基本元素外 , 还涵盖了前述的多种素养 。 从这个意义上说 , 我以为 , 当今斫琴无大家 。 技庸而器拙、形似而韵寡者 , 匠也;吆喝乎东西、叫卖乎南北者 , 贾也 。
这些年来 , 太多的琴人来求教斫琴之法 , 我一时之间觉得难以言传身教 , 思来想去 , 忽得短赋一首 , 斫琴技艺尽在其中 。 放在这里 , 也好就教方家:
斫者技也 艺也 无技不成器 技庸则器拙 无艺则匠 古之善斫者 莫不技高而艺博者也 斫乃琴学之一隅 非规矩方圆所能尽 所谓重剑无锋 大巧不矩是也 斫之巧贵乎法 或曰 斫要有法 斫无定法 贵在有法与无法之际 于有法中求无法耳 斫之妙不为材而贵乎心诗云 巧不在规矩 在乎心手间 不材亦材也 何必雾中山 世之有志于斯道者 若具离娄之明 师旷之聪 公输之巧 颜回之志 何患良器之不成耶
(七)
我讲文化底蕴并不是要玄化斫琴艺术 。 从技术层面来看 , 制琴仍然是一种严格的科学行为 ,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 这里所说的科学 , 既是指科学的技术 , 也是指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 在尊重古法之上 , 开拓出这个时代对制琴技术新的认知空间 , 也就是我推崇的“师古不泥古” 。
【中国|先进技术设备 为何难造出上等中国古琴?】古人制琴 , 十分讲究选材 。 杨宗稷说 , “古人论琴称良材而不称良工” 。 在我看来 , 良工与良材同等重要 。 在某种程度上 , 良工甚至更要紧些 。 “材”死而“工”活 , “活工”怎能被“死材”困住?喻老当年给我讲伍洛书之“鸣玉”与“松涛”的故事 , 就是想说明出自于同一个木鱼的两张琴 , 因为做工不同而立见高下 。 喻老总结:“由此观之 , 琴材无罪 , 罪在琴工也 。 ”这个故事给我启发很大 , 我一直谨记在心 , 时时提醒自己在承继古制中破除禁锢 , 唯美是标准 。
“良工”是我努力的方向 , 对于我来说 , 制琴不在于“规矩”而在于制琴者的“想法” 。 我将琴当成一件作品、一篇文章 , 要让人喜欢读 , 读起来还要好听上口 , 能在文采中获得享受 。 还要在制琴过程中达到自己定下的“四悦”标准:悦心、悦耳、悦目、悦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