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鲁迅在北京生活工作15年,曾经住过的地方有四个,还亲手种树( 二 )


四五月 , 白丁香芬芳满园 , 黄刺梅也耀眼 。 然而 , 到鲁迅故居的人 , 有谁是奔着看花而来呢?眼下寒冷 , 却适于感受鲁迅先生的风骨 。 在萧瑟中 , 试着走近他的心境 。 临近冬至了 , 如诗人白居易所说 , “一年冬至夜偏长” 。 到了冬至这天 , 白天最短 , 夜晚最长 。 鲁迅先生瘦削的身躯 , 一直在旧中国长长的暗夜里奔走 。 他骨感坚毅的形象 , 逆光成为一幅木刻 。 他激越的声音像是从暗夜里传来 , 在时空里回响 。
想到这里 , 心里不能平静 。 感受到眼前的岁月静好 , 背后实则有无数的人负重前行 。
突然又想起来 , 鲁迅先生的《秋夜》:“在我的后园 , 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 , 一株是枣树 , 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 ”这篇文章也是在这一处故居完成的 。 这两株枣树 , 后来不见踪影 。 但在中国文学史上 , 这个奇特的句子为现代散文诗立下了一座高标 。
出了鲁迅博物馆 , 日头还是暖的 。 信步往东 , 习惯性地又钻进几条胡同看光景 。 找找有哪些特色小饭馆 , 听街坊邻居互相吆喝着调侃的声音 , 在摆着老酸奶的小卖部门口停留一会儿 , 端详一下墙头上挂着的鸟笼子 , 还有四合院门口停着的旧摩托、搭着的葫芦架子 。
白塔寺宫门口东西岔胡同很适合闲逛 。 胡同有百年历史 , 去年改造完毕 , 街道拓宽了很多 , 修缮之后保留了传统四合院的老砖墙 。 最关键的 , 走进胡同 , 即能得到很大的犒赏——拍摄到最壮观的白塔照片 。
鲁迅|鲁迅在北京生活工作15年,曾经住过的地方有四个,还亲手种树
本文图片

资料图 潘之望 摄
白塔寺始建于元朝 , 寺内白塔是中国现存年代最久、规模最大的喇嘛塔 , 比北海公园的白塔还要壮观 。 修缮关闭两年的白塔寺 , 日前已经恢复了开放 。 但由于是直线纵深的角度 , 在白塔寺院内 , 反而很难拍到白塔的全貌 。 如果从宫门口东西岔胡同走进去 , 不论从哪一端进入 , 不同的位置 , 皆可以拍到不同角度的白塔 。 我将蓝天、白塔、红墙、青柏框入取景窗 , 捕捉胡同里隐藏的北京气息 。
再往东 , 创建于金代的广济寺 , 是中国佛教协会所在地 。 古朴沉静 , 庄严质朴 。 斜着的树影叠在门前 , 诉说着无数沧桑的过往 。
就这样走着 , 走着 。 等冬至一过 , 如诗人杜甫所说 , “冬至至后日初长” , 白天就越来越长了 。 这样的日子 , 身体在路上 , 灵魂也越来越丰满和深邃 。
_原题为:拾起街景里的旧时光
文/胡烟
【鲁迅|鲁迅在北京生活工作15年,曾经住过的地方有四个,还亲手种树】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