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冬至消寒图的故事

文 | 冯衍华
时光如水 , 眨眼间冬至来到了 。
每到冬至 , 我都会忆起小时候跟爷爷制作“消寒图”的事儿来 。
爷爷说“消寒图”是曾祖父传下来的故事 。 内容有“拜相封侯 , 挑袍看春秋”九个字的 , 也有以梅花和圆圈等图画制作的 。 用字的图含有典故 , 每字九划为一个数“九” , 每划为一天 , 整整九九八十一天 , 内容本身就非常有意义 。 爷爷常常以此给我们讲述古人拜相封侯和精忠报国的故事 。 作好“消寒图” , 从冬至开始 , 每过一天用彩笔涂染一划 , 每个字旁用小字注释着节气的变化和家庭的一些重要事项 。
我的老家在鲁中陶镇 , 是一座古老的四合院 , 爷爷奶奶住北房 , 我们在东屋 , 叔叔住西屋 , 南屋是两间储物间 。 记得冬天特别寒冷 , 大雪一场接一场 。 爷爷是从窑厂退下来的老窑工 , 生活起居尚保留着窑场的老习惯 , 单是冬季老屋取暖用的炉子还延用着传统的老式样 , 与过去老窑的构造很接近 , 全是用烧窑用的窑具笼盆做的 , 烟囱是用小号笼盆一节一节扣起来的 , 直通向房顶 。 整个炉子好象把陶镇古圆窑微缩移置到了生活之中 。 独特的构造 , 炉火极旺 , 取暖做饭两不误 。
北方的冬季寒冷而漫长 , 唯有制作“消寒图”之于我们有着无限乐趣 。 爷爷教我们作图 , 还教我们“数九歌” , 讲民间谚语 , 像“春打六九头 , 吃穿不用愁” , “九里的雪 , 硬似铁” , “积雪如积粮 。 腊月三场白 , 家家都有麦” 。 爷爷说到“九九过后 , 杏花开”时 , 脸上也现出慈祥的笑容 , 我们的心情也随之激荡起来 。 爷爷随口吟出一首古诗来“小楼一夜听春雨 , 深巷明朝卖杏花” 。 我们听得如痴如醉 , 似乎一个明媚的春天在我们眼前了 。
|冬至|冬至消寒图的故事
本文图片

最漂亮的“消寒图”当属梅花图 , 图中有九枝梅花 , 每枝九朵花 , 每朵花为一天 , 至数九结束 , 一幅漂亮的图画也完成了 。 我记得爷爷只做过一次梅花图 。 爷爷制作“消寒图”一般是描字 , 作出来规制又漂亮 , 似一幅年画 。 爷爷念过私塾 , 四书五经常读 , 封神榜、说岳全传、杨家将、三国演义等更是案头摆放 。 那时候家里没有电视 , 爷爷常给我们讲这些故事 。
爷爷制作“消寒图”特别认真 , 一撇一捺仔细涂染 , 从不含糊 , 好像把一天天的寒冷给消失了 。 我制作的图是最简单的圆圈 , 制作的快 , 做完就去看爷爷作 。
每年冬至这天 , 我们都会去爷爷屋子作图和吃水饺 , 似过大年一样热闹 。
我跟爷爷作图 , 父亲也不闲着 , 去院子里老石榴树下 , 用铁镐挖出埋藏在土里的白萝卜 。 白萝卜经几个月的土中深埋窖藏 , 又脆 , 水分又足 。 父亲说这是潍县萝卜 , “肥城桃 , 莱阳梨 , 不如潍县的萝卜皮” 。 奶奶和母亲去忙着和面、拌馅子 , 开始包水饺 。 尽管那时的家庭条件有限 , 冬至饺子还是年年吃 。 母亲把炉火打笼的旺旺的 , 炉子上的锅沸腾着 , 整个屋子暖融融的 。
等爷爷作好“消寒图” , 饺子也出锅了 。 吃着饺子 , 我还在想着爷爷讲的“消寒图”的故事 。 爷爷说多吃点 , 萝卜是好东西 , “冬吃萝卜 , 夏吃姜 , 不用医生开药方 。 先吃萝卜 , 后喝茶 , 气得大夫满地爬” 。 冬吃萝卜防生病 。
那时 , 母亲身体弱 , 常患感冒 , 我听爷爷说还有这么多好处 , 就让母亲多吃 。 然而 , 有年冬至 , 母亲还是病倒了 。
那年我七岁 , 冬至那天 , 雪静静地下着 。 雪花如席 。 听不到一点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