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器@重器匠人单增海:为民族“起重” 为大国“举力”

重器@重器匠人单增海:为民族“起重” 为大国“举力”
文章插图

单增海与技术人员围绕回转抖动问题,开展回转系统匹配性试验研究。 朱志庚 摄
(“卓越工程师”系列采访)重器匠人单增海:为民族“起重” 为大国“举力”
中新网南京12月23日电 题:重器匠人单增海:为民族“起重”为大国“举力”
中新网采访人员 朱晓颖 朱志庚
“70后”的他研究起重机27年,其主导研发的系列起重机,多次摘获起重机界的“中国第一”、打破世界纪录。他是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徐工重型”)副总经理单增海。
重器@重器匠人单增海:为民族“起重” 为大国“举力”
文章插图

单增海和一线工人进行起重机液压元件(平衡阀)性能参数匹配测试。 朱志庚 摄
日前,中新网采访人员探访了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徐工”)智能车间。偌大机器旁,单增海正在和一线工人探讨起重机参数匹配测试。“每件重器背后的小细节都含糊不得。”他叮嘱道。
今年49岁的单增海1994年进入徐工,一干就是27年,经历了中国工程起重机械产业发展的起起落落。
重器@重器匠人单增海:为民族“起重” 为大国“举力”
文章插图

单增海沉浸在档案库房中查找原始生产资料。 朱志庚 摄
他清晰记得,1994年到1999年,受宏观政策影响,中国起重机市场整体低迷。从2000年起,中国工程起重机械发展迎来了十年黄金期。借此之势,徐工决心要做兼具汽车起重机、越野起重机优点的全地面起重机。
“QAY25全地面起重机,是我到徐工后,主导研发的首个起重机产品。它在2002年面世,成了中国第一款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地面起重机。”单增海回忆。
重器@重器匠人单增海:为民族“起重” 为大国“举力”
文章插图

新品发布会上,徐工重型起重机“五联吊”。 徐工集团供图
回过头看,当时研发这样的前沿产品,在国内、国外都饱受争议与压力。
一方面,国内业界认为,全地面起重机太高端小众,无法被市场消纳。另一方面,全地面起重机技术被德国、美国攥在手里,国内基础配套不完善,直至2002年,中国起重机市场还是以中小吨位为主,购机价格、工程施工进度都要看别人脸色,中国重大工程建设进程受到严重制约。
重器@重器匠人单增海:为民族“起重” 为大国“举力”
文章插图

徐工重型的新品起重机。 徐工集团供图
为打通这条“断头路”,当年刚满30岁的单增海和团队一起,在切割、折弯、拼点、焊接、机械加工等设备旁开辟了技术攻关“战场”,夜以继日地琢磨,过程一波三折。
单增海回忆,最关键的技术难题——油气悬挂装置(用以减少车体振动)成形后,大家欣喜异常,却在试车时弄了个“大红脸”:工程师们在开动的起重机座位上颠簸不止,而实操中的减震效果是极为关键的。
重器@重器匠人单增海:为民族“起重” 为大国“举力”
文章插图

徐工2000吨履带式伸缩臂起重机在天津首吊。 徐工集团供图
又是耗时一年多的理论、试验、运用研究,经过三轮改进测试,QAY25问世,拉开了中国全地面起重机自主研发的序幕。
市场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黄金期过后,在2012年至2016年的5年间,中国工程机械市场遇冷,行业竞争加剧,开工率严重不足。
重器@重器匠人单增海:为民族“起重” 为大国“举力”
文章插图

徐工重型全系列起重机总装调试场。 徐工集团供图
面对挑战,徐工开启了“全球赶超计划”,推进中国起重机装备内涵式发展、“走出去”的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