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第2节 众妙之门的秘密|大道真影——重解道德经( 二 )


“名”也不是永恒不变的 。 名即名称 , 而名称其实就是个符号 , 符号当然不是永恒不变的 。 我们知道 , 很多名称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在不断地变化 。 例如北京这个地名 , 西周叫蓟城 , 战国时称为燕京 , 汉朝称幽州 , 元朝称大都 , 明朝称北平 , 后又改称北京 , 沿用至今 。 名称变来变去并不稀奇 , 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
“道”与“名”皆非永恒 , 这就是本节第一句所要表达的意思 。 而受通行本《道德经》中“道可道 , 非常道”的影响 , 大多数学者都将此句理解为 , 可以说的道 , 就不是常道;可以叫的名 , 就不是常名 。 换句话说 , 就是所谓的常道和常名都不可以说出来 , 一说出来就不对了 。 这个理解也有其道理 , “道”在很多时候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 可是名如果不能用来称呼 , 那还算是名吗?况且哪有什么“常名”啊!如果真想表达这个意思 , 这句话就应该写成:可道之道 , 非恒道也;可名之名 , 非恒名也 。 而不是用“道可道也”、“名可名也”那么肯定的语气来表述了 。
无 , 名万物之始也;有 , 名万物之母也 。
讲完了“道”与“名”的非永恒性 , 接下来老子举了两个“道可道”、“名可名”的例子:“无”可以名为万物之始 , “有”可以名为万物之母 。 在这里 , “无”与“有”对应的是道 , 而“万物之始”和“万物之母”则是名 。 如果把这句话带入第一句的语境 , 可以这么理解:“无”与“有”是可以用名来进行描述的 , 但它们并不是永恒不变的 。 “无”与“有”之名是可以用“万物之始”和“万物之母”来命名的 , 但也并不是永恒之名 。
故恒无欲也 , 以观其眇;恒有欲也 , 以观其所噭 。
“无”与“有”可以用“万物之始”和“万物之母”来描述 , 而“万物之始”和“万物之母”的意思很明确 , 指的都是万物之源 。 因此对于人类来说 , 若想探查万物最初的源头 , 就得进入“无”与“有”的状态之中才行 。
人类如何才能进入“无”与“有”的状态呢?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无欲和有欲 。 故而 , 人们时常可以通过无欲无求的方法来达到“无”的状态 , 以便能观察到万物创生之初的细微空寂 。 这个“以观其眇”的“其”指的是“万物之始”的景象 。 同时 , 人们也可以在有欲有求的“有”的状态下 , 观察世间万物创造出来之后的呼叫喧嚣 。 那么这个“以观其所噭”的“其”指的就是“万物之母”生成万物的景象了 。 所以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以无观万物之始 , 以有观万物之母 。
两者同出 , 异名同谓 。
这个“两者”指的是哪两者?是指“道”与“名”?还是“无”与“有”?还是“无欲”与“有欲”?抑或“万物之始”与“万物之母”呢?其实 , 这个“两者”指的还是“无”与“有” 。
老子在这里阐释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无”与“有”是一起出现的 , 虽然一个叫做“万物之始” , 一个叫做“万物之母” , 但说的都是一码事——那就是万物之源 。 我们知道 , 这个万物之源其实就是道 。
玄之又玄 , 众眇之门 。
本节最后 , 老子点明了此“两者”非比寻常的重要性 , 那就是“无”与“有”非常之玄妙 , 它们是探索众多细微奥妙的门径 。 人类探索宇宙 , 如果能从“无”与“有”来着手 , 也就有希望开启玄门、登堂入室了 。
本节评述
本节讲述了“无”与“有”的名称与概念 , 两者共同指向了神秘的万物之源 。 这个万物之源既是万物之始又是万物之母 , 既是无又是有 , 既非无又非有 。 而这一对儿看似矛盾的“无”与“有”就是人类探索宇宙、参透天机的“众眇之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