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艺评论|人生至暗时也有柳暗花明的契机

社会|文艺评论|人生至暗时也有柳暗花明的契机
文章图片

【社会|文艺评论|人生至暗时也有柳暗花明的契机】心理题材在国产剧中一直是“稀缺”品种 , 在心理咨询行业内 , 也一直不看好影视剧能很好地展现这一行业 。 因为有太多隐私和伦理限制 , 不适合暴露给观众;也因为心理学的高度专业性 , 让艺术表现力难有施展空间 。 近期的热播剧《女心理师》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这一空白 。 从2007年原著小说出版 , 到2021年电视剧上映 , 该题材改编的难度可见一斑 。
从结果来说 , 《女心理师》开播起便维持着较高的热度 , 网剧收视数据始终维持在前三 , 但该剧评分仅5.1分 , 超过一半的观众打出了一星二星的“不及格”分 。 究其原因 , 在剧集开头过度强调的悬疑气氛与过分夸张的主人公登场或许令很多观众止步前三集 , 该剧在感情线上的“套路化”也让观众十分“下头” , 例如自带校园甜宠滤镜的暖心男一与独自扛起悬疑大戏的腹黑男二 , 在情感表达中都难以摆脱“校草、霸总爱上我”的俗套窠臼 。 但是 , 在专业环节的桥段展现上 , 剧情邀请了专业心理团队把关 , 绝大部分案例的心理咨询流程都符合基本操作规范 , 反映出了心理健康的严峻挑战与心理咨询的价值 , 这在国内的职业剧领域十分难得 。 同时 , 作为一部具有社会关怀的现实题材剧 , 《女心理师》关注到了当前困扰社会大众的心理健康议题 , 展现出其应有的社会价值 。 就像剧中男主所说 , 人生难免有缺口 , 但关注心理健康、及时疗愈 , 就宛如在人生缺口处照进一束光 , 人生至暗时也会有柳暗花明的契机 。
在远古时代 , 人们相信超自然的力量无所不在 , 精神疾病自那时起一直被视为恶魔附身、或是魔鬼控制了人的精神 。 因此治疗手段主要包括了一系列对于安抚和战胜超自然力量的仪式 。 大众对于心理咨询这样一种改变人们精神疾病的技术 , 依然难以摆脱神秘、神奇的第一印象 。 在《女心理师》中 , 往往通过紧张与魔幻的BGM烘托切换 , 凸显心理咨询过程中 , 那些“见证奇迹的时刻” 。 尽管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刻意表现专业的桥段略显生硬 , 但瑕不掩瑜 , 大家还是普遍认可其中对心理咨询过程的创意呈现与影像表达 , 尤其是女主人公贺顿在剧中展现出的心理咨询师的人本主义关怀 。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心理疾病的成因在于现实环境阻碍个体的正常发展 , 导致自尊降低 , 难以处理棘手的人际关系、产生种种生活问题 。 而心理咨询师的责任是帮助来访者理解自己的情感、认识自己的潜能 , 从而战胜问题、提升自尊 。 在治疗过程中 , 心理咨询师发挥了“镜子”的作用 , 通过这面心灵的镜子 , 被心理问题困扰的来访者能够看到自己、理解心理问题背后的想法、动机与情绪 。
剧中詹璐产后抑郁的案例 , 直观突出了心理咨询师的“镜子”作用 。 心理师让来访者通过对话 , 清晰地照射出自己在不同时期被压抑的感受 , 看到自己成长与改变的潜能 , 也通过镜子看到了自己一直忽略的另一个角度的客观情况 。 只有从内部改变了思想和情感 , 才能够作出真正的改变 。 心理咨询师给予来访者真诚倾听、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 , 咨询室中的陪伴和安慰 , 或许就是让奇迹发生的真正原因 。
社会|文艺评论|人生至暗时也有柳暗花明的契机
文章图片

在《女心理师》中 , 女主角贺顿标志性的橙色西装 , 相信也是创作团队有意为之 , 因为橙色总是带给人们温暖、希望和创造力的感觉 。 咨询师像一个温暖的容器 , 承载来访者的焦虑、无助、痛苦等负面情绪 , 还要通过专业的方法和人性的关怀帮助来访者理解自己 , 理解自己的感受和愿望 , 也理解那些愿望无法达成时所感受到的挫折和愤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