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明朝第一才子杨慎,写一首《临江仙》,可以媲美苏轼《赤壁怀古》( 二 )


其实把这首《临江仙》 , 用到任何一个历史阶段 , 都一样妥当 。 它想表达的思想是:轰轰烈烈的皇图霸业 , 转眼间就要成空 。 那些英雄的丰功伟绩 , 是非成败 , 最后都成了渔樵闲话 。
其实 , 历史上以流水来喻时间消逝的人 , 苏轼也并非是第一人 。 《论语》中有云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 不舍昼夜 。 ”只是苏轼的比喻 , 来得更加大气 。
当我们开始探讨 , 为什么杨慎这首《临江仙》会成为明代影响力最大的一首词 , 绝不应该忽略一个关键点:词里的开头的两句话 , 暗合了世人对于时间与流水的印象 。
滚滚长江东逝水 , 浪花淘尽英雄 。 它是属于全体世人的一种“共通”的认知 , 关于生命如流水般地短暂 , 也是世人共同的忧虑 。
杨慎|明朝第一才子杨慎,写一首《临江仙》,可以媲美苏轼《赤壁怀古》
本文图片

【杨慎|明朝第一才子杨慎,写一首《临江仙》,可以媲美苏轼《赤壁怀古》】另外 , 杨慎这首《临江仙》 , 全词都没有那种深奥难懂的典故 , 以及晦涩的词句 。 它非常像是一个普通的渔村村民 , 在对着你闲话自己的一些家常事 。
谈的内容也是大家都有的感触 , 用的也是大家都懂的语言 , 即便没有什么文学功底的人 , 听了之后也可以懂得其中的意思 , 这就为它的通俗传播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
与此同时 , 这首词里关于“青山”、“斜阳”的隐喻 , 又让作品保持了一定的文学美感 。 所以尽管它只是大才子杨慎一时之间的“信手闲笔” , 但是最终仍然取得了傲人的成绩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 是以感叹时间的流逝开头 , 转向描写想象中的三国战场 , 最后再以感时自伤结束 。
杨慎的《临江仙》 , 似乎也是在感时而伤 , 但是他这首词中 , 伤的不是个人的际遇 , 而是伤的所有世间英雄的际遇 。
因此 , 杨慎这首《临江仙》 , 明显就带着宋诗那种“说理”的味道 。 不重视对想象与环境的描写 , 更偏重于抒写人生哲学 。
杨慎|明朝第一才子杨慎,写一首《临江仙》,可以媲美苏轼《赤壁怀古》
本文图片

杨慎这首《临江仙》中的哲理非常浅近 , 并未推陈出新 。 不过词中的“渔樵闲话” , 和《毛宗岗批评本三国演义》小说的行为却颇有相似之处 , 所以才被引到了名著的开头 。
不过要论杨慎这首《临江仙》最出彩的笔墨 , 的确也还是落在了这“渔樵闲话”带来的震撼感觉上 。 因为这四个字 , 带出了一段作者本人的“辛酸” 。
平生自己看重的、珍惜的 , 在自己百年之后 , 不过是别人嘴里的一时笑谈罢了 。 这种痛彻心扉的感觉 , 在杨慎的另一首《西江月》里表现得更加明显 。
《西江月》
细想三皇五帝 , 一般锦绣江山 。 风调雨顺万民安 。 不见许多公案 。
后世依他样子 , 齐家治国何难 。 流芳百世在人间 。 万古称扬赞叹 。
史书上写哪个皇帝英明神武 , 就仿佛他一辈子 , 都不可能做错任何事情一样 。 他留下一段“丰功伟业” , 后人依着葫芦去画瓢 , 也就得到了一个看起来类似的“太平盛世” 。
只是在这期间 , 委屈了那些历史“公案”的当事人 , 始终得不到一个公允的评论 。 这些 , 最后都成了“渔樵闲谈” 。
杨慎|明朝第一才子杨慎,写一首《临江仙》,可以媲美苏轼《赤壁怀古》
本文图片

比如嘉靖皇帝 , 因为“大礼议之争”事件 , 就断送了杨慎的后半生 。 这段公案的来龙去脉 , 谁又会去真正地关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