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劼|为什么成都一半的名人都住在大院里?( 二 )


他在这座院子里结婚生子 , 告别家人去法国留学 , 又在这座院子里写下《死水微澜》等多部作品 , 还用杨家大院开在指挥街的侧门开了一家“小雅菜馆” , 亲自掌勺做川菜 。
他的前半生 , 都是围绕这座院子发生的 。
李劼|为什么成都一半的名人都住在大院里?
文章图片

1936年春 , 日军飞机轰炸成都 , 李劼人从城内疏散到郊外沙河堡 , 即现在的川师北大门 。
在这里 , 他修建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二个院子 , 并为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菱窠 。
李劼人对菱窠非常看重 , 用他自己的话说 , “是破天荒的一件事 。 ”
菱窠刚搭建起来时 , 十分简陋 , 土墙草顶 , 只有三间房 , 一间客厅 , 一间卧室 , 一间书房 。
作为“院子弟”的李劼人当然不会就此满足 。 在之后长达二十余年的生活时间里 , 李劼人多次对菱窠进行了维修和改建 。
慢慢地 , 草屋变成楼房 , 篱笆墙变成了红砖墙 , 院墙内种上了株柳树、桃树、竹子和花卉 , 还开辟了小菜园 。
这大约是中国人对院子情结的最好写照 。 你很难探究清楚是为什么 , 但它却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渴望 。
而后人评菱窠 , “李劼人创作的‘世外桃源’” , 他的不少作品 , 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
李劼|为什么成都一半的名人都住在大院里?
文章图片

和李劼人有着相似“院子情结”的巴金 , 出生就是在成都的一座院子 , 位于成都正通顺街98号 , 名叫李家大院 。
这座大院为五进三重堂砖木平房建筑 , 设计有大厅、堂屋、桂堂和院墙 。
在这座院子里 , 巴金与亲人一起生活 , 四代同堂 , 度过了烂漫的童年和少年时期 , 直到19岁才离开 。
那一年 , 巴金虽走出了李家大院 , 但院里的那段时光 , 始终深刻在他的脑海 , 最终落墨成花 。
在巴金的笔下 , 关于李家大院的故事有两个版本 。 一个版本是家喻户晓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 讲述一个大家族的跌宕纠葛 。
另一个版本是《繁星》和“鸡司令”的故事 , 描绘了一位烂漫童年心底的慢时光——
“我爱月夜 , 但我也爱星天 。 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 , 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 。 望着星天 , 我就会忘记一切 , 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 ”
有学者评价:成都大院里的稚趣、星空、宁静……让巴金成为了跌宕动乱时代中“灵魂安静的男子” 。
02
古代的杜甫、薛涛 , 近现代的李劼人、巴金 , 你会发现说成都的历史 , 离不开街巷里的院子 , 讲述成都人的家族史 , 也无法回避从院子里长出来的往事 。
【李劼|为什么成都一半的名人都住在大院里?】成都的院子 , 不在大、不在豪 , 在窗含西岭千秋雪、栽花闭门居的意境和心性 。
这也是为什么从成都大院走出来的“院子弟” , 大多自带一层“文艺”的光环 。
这份成都大院独有的“气质” , 恐怕也只在成都 , 一座千年来不愁吃穿、从容闲淡的城市才能诞生 。
李劼|为什么成都一半的名人都住在大院里?
文章图片

但 , 即便是成都 , 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 肉眼可见的是大院越来越少 。
诗人翟永明在回忆起成都大院时 , 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院里有高高大大枇杷树 , 葡萄树 , 两颗桃子树 , 三棵不同品种李子树 , 樱桃树 , 还有一颗很大很大的无花果树 , 一年四季看着树叶慢慢变黄脱落发芽开花结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