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中音$【音乐人文笔录】文明互鉴与诗乐互惠——谈马勒《大地之歌》的东方性 | 杨燕迪( 三 )


女中音$【音乐人文笔录】文明互鉴与诗乐互惠——谈马勒《大地之歌》的东方性 | 杨燕迪
文章插图

女中音$【音乐人文笔录】文明互鉴与诗乐互惠——谈马勒《大地之歌》的东方性 | 杨燕迪
文章插图

左:凯瑟琳·费丽尔(Kathleen Ferrier 1912-1953),右:布鲁诺·瓦尔特(Bruno·Walter 1876-1962)
基于上述的生命顿悟,马勒将其晚期风格中最具特色的“自由散文”句法发挥到极致,而这恰与马勒此曲中东方音乐想象的灵感合二为一。“送别”乐章中多处极为自如、即兴、多变而貌似脱离了小节线控制的自由节奏韵律,使马勒的音乐运行到达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境地。而全曲最后的结尾,是马勒笔下堪称“神妙”的片刻——女中音沉吟唱出“永远”(ewig)一词,共七次,晶莹剔透而神秘莫测的乐队以一个奇妙的五声性“加六和弦”包裹着她的歌声,护送她飘向远方……据载,英国著名歌唱家凯瑟琳·费丽尔(1912-1953)在1947年爱丁堡艺术节的一次演出中过于投入和动情,因哽咽而没能唱出最后一声“永远”。演出后,她向指挥家布鲁诺·瓦尔特(1876-1962,马勒著名弟子,作曲家去世后《大地之歌》首演指挥)道歉,而瓦尔特安慰她说,“我们都无法自已,都眼含热泪!”《大地之歌》作为一部直面死亡的悲剧性作品,最后却结束于顿悟、欣慰和希望,着实令人感动莫名。
2021年11月27日写毕于冰城望江阁

作者:杨燕迪
编辑:谢 娟
责任编辑:舒 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