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渎源流考(三)|作者:杨守印

|济渎源流考(三)|作者:杨守印
本文图片

关于济水文化的思考
在考证和研究济渎源流的过程中 , 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是不容回避的 , 那就是济水从发源到入海的全流域竟没有一段或一截河流的名称叫作济水的 。 讲济水 , 论济水却不见济水 , 好像皇帝的新装一样令人纳闷 。 即便在济水的发源地——济源市境内也是如此 。 被称为济水西源的龙潭发源的河叫龙河 , 被称为济水东源和北源的以珍珠泉、北海池、万泉寨为中心泉群发源的河叫珠河 , 两河交汇后的河叫珠龙河 , 纳入盘溪河后仍叫珠龙河 , 和漭河、湨河交汇后又统称漭河 , 一直到出域、入黄 , 在一般被认为是济水上游即黄河北岸的河段内并没有一截河流的名称叫济水的 。
【|济渎源流考(三)|作者:杨守印】在黄河南岸 , 按《禹贡》所述“溢为荥”的水域叫荥泽 , 入山东境“东岀陶丘”后又到的水域叫菏泽、巨野泽 , 后又会清会汶 , 而“入于海” , 也没有哪一段河叫济水的 。 包含用明确方位命名的济阴、济阳、济南等地名 , 其所对应的河流名称也并不叫济水 , 而叫菏水、泺水、汶水、大清河、小清河等 。 尤其在济南七十二名泉中 , 泉泉有所出 , 而流向有所附 , 均名副其实 , 标记清晰而完整 , 也没有哪段河流叫济水的 。
这就使人不得不心生疑问 , 济水究竟在哪里?是不是仅仅是一个并无特指的文化符号 , 好像将人按品类划分为好人和坏人、男人和女人一样 , 济水也是依人的喜好的水品划分呢?作者认为这种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 。 因为济字在汉语言里是个比较清静明快 , 寓意美好吉祥 , 饶有气度和风骨的文字 。 济有渡的意思 , 比如成语同舟共济 , 李白的诗“长风破浪会有时 , 直挂云帆济沧海” , 孟浩然的诗“欲济无舟楫 , 端居耻圣明” 。 济有帮助照顾的意思 , 比如周济、救济、赈济 , 和衷共济 , 恩威并济 , 刚柔相济等 。 济有运营管理筹划的意思 , 比如济世救民 , 经纶济世等成语 , 还有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 , 达则兼济天下” 。 济有美好的意思 , 比如柳永的诗“举意动容皆济楚” 。 济有出色出众的意思 , 比如关汉卿的戏词“天生的济楚才能” 。 形容衣着整齐、清洁、漂亮 , 叫济楚 , 形容人才众多 , 叫人才济济 , 形容人多而容止有节 , 叫济济跄跄 。 事实上以济字命名的地名和水名也非一家 , 并和传统所说济水没有必然联系 。
发源于河北赞皇县(古称常山房子县)流经高邑县南 , 至宁晋县南注入泜水的河流古代也称济水 , 现在仍叫济河 。 《汉书.地理志》就有记载:“房子(县)赞皇山济水所出 , 东至廮陶(今宁晋县)入泜” 。
山西省运城地区有个省直管县名叫永济县 , 其名称源于境内的古代水利工程永济渠 。 该渠开凿于北周保定二年(562年)正月,州民在蒲州城东开凿河渠,引黄河水进行灌溉,命其名曰永济渠,意在期祈求河渠能够永久济世而利民 , 渠之所在县即名之为永济县 。
《新唐书·地理志》也记载有现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城内 , 有一条开凿于唐武德元年(618年)供人畜饮用的渠叫广济渠 。
隋唐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向北引黄河水到涿郡形成的渠也叫永济渠 。 向南自郑州引黄河水东南流连接淮河至江苏扬州形成的渠叫通济渠 , 后改为广济渠 。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名篇《长相思·汴水流》中的“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 。 吴山点点愁......”的汴水,就是大运河流经郑州段的这条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