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渎源流考(三)|作者:杨守印( 二 )


河南省济源市的五龙口 , 古称枋口,系秦代利用沁河在当地的折转拐湾处 , 开山凿渠建成的著名的以枋木为闸的水利工程 。 后又在此基础上相继开挖了五条河渠 , 呈“五龙分水”之势,因此被称为“五龙口” 。 其中就有一条渠被命名为永济渠 。 其它四条渠分别叫广惠渠、广利渠、永利渠、新利渠 。
浙江省丽水市瓯江边有个著名的古村落名叫堰头村 。 该村因位于被称为世界水利史上第一座拱形堰坝 , 与都江堰、郑国渠等齐名的中国古代五大水利灌溉工程通济堰的堰头而得名 。 四川成都南河、西河与岷江的交汇处也有个仅次于也略迟于都江堰的壅竹笼堆筑起垻的著名水利工程叫通济堰 。 两堰都名通济 , 但均和传统济水互不搭边 , 南辕而北辙 。
以济字冠名的地名不仅国内有 , 汉文化区域的我国近邻韩国也有个著名的岛屿叫济州岛的 , 取义自然和国内相同 。 至于以济字冠名的各类注册企业更是无可数计 。
由此可见 , 济字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济水之专宠和专用 , 而是具有普世价值的评水用语和功能用语 。
从这个意义上讲 , 无论来自哪里 , 流至哪里 , 和哪个水系相合相会 , 凡是人们认为清明安然 , 足以济世利民 , 造福百姓的河水都可以被称之为济水 。 典籍所载的古济水流域 , 处于地质沉陷和冲积性平原的形成区 , 地表水多以湖、泽、淀、泊、池、潭、洼、沇等名称的限定形式和泉水出露 。 出限水基本以溢出和导出流动泄压 , 坡度小而流速缓 。 经泥沙沉降生态净化 , 水质自然清澈明净 , 成害少而烈度低 。 与相距不远奔腾咆哮、桀骜不驯、浑如泥汤的黄河形成鲜明对比 , 水品优劣入目可见 , 自然被民间广泛称为济水 。 但和典籍所载横贯江河、越地穿山的济水并不是同一概念 。 典籍所载济水是经过形象塑造包装 , 被称为济渎的高大全的河流英雄 , 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 民间所称的济水只是形塑河流英雄的组件和原型 , 是对各地不同名称河流的美称 。 从各地所建济渎庙的情况也可以看出 , 典籍所载济水并不是现实中的河流 。 在济源市与沁阳市交界的沁河岸边的东逯寨村就有一座济渎古庙 , 至今仍保存完好 。 山西省高平市建南村和谷口村有两座济渎庙 , 一座建于山巅 , 一座建于平地 。 建于山巅的建南村济渎庙还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 谷口村济渎庙又称池头庙 , 因庙内有个池子里涌出一股泉水被当地人称为济水 。 河南省遂平县的任庄村也有一座济渎庙 , 碑记所载始建年代在唐贞观七年 。 有一马姓过路客人与其母亲在路过此地时其母突发疾病 , 危急时刻 , 经村民指引饮用当地一泉水治好了疾病 , 客人为报答该泉水的救母之恩 , 就捐资在泉水处建了这座庙叫“济源庙” , 后皇帝改赐名为济渎庙 。 这就足以说明古代人们对济水的认知完全是基于对水品和水的功能评价 , 以及对水神的敬畏和崇拜 , 而非对具体河流名字的指称 。 传统所称、济源人民心理所期 , 以及典籍、诗文所载的济水 , 按当今河流界定的理论 , 应仅指上自沇水(导沇处或珠龙二河合流处) , 下至入黄处的一段河流 , 属黄河支流 。 这段河流是经自然生态优化和人工有目的导引形成的广济而厚利的河流 。 至今河流仍在 , 而且光辉熠熠 。 济是人们对这条河流水品的评价 , 渎是文人对这条河流高大全形象的艺术塑造 。 这段河流应以政府的名义作岀明确标示 , 以便群众叫熟唱响 , 使济水真正实至而名归 。
基于以上事实和认知 , 笔者认为当今济水文化的研究应该坚持立足科学基础 , 摒弃固有成见 , 力求去伪存真 , 致力服务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