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骨头最硬”文学巨匠的艺术世界 | 草地 · 观展( 三 )


草地|“骨头最硬”文学巨匠的艺术世界 | 草地 · 观展
文章图片

12月5日 , 观众在吉林省博物院观看“鲁迅的艺术世界”展览 。
为弘扬优秀传统艺术 , 1934年鲁迅与郑振铎托北京荣宝斋重刻了明代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刊行的拱花木刻彩印的画集《十竹斋笺谱》;两人还合编了《北平笺谱》 , 共收木刻套印彩笺310幅 , 鲁迅亲自装帧设计 , 由荣宝斋彩色套印 。
鲁迅不仅支持重印古代美术经典作品 , 还收藏了许多与他同时代的中国版画作品特别是青年木刻家的作品 , 给他们以实际的支持 。 此次展出了鲁迅收藏的《司令部》《工作》《闸北风景》《流民》《农民者》《木刻界》等木刻版画 , 还有鲁迅校阅的《木刻创作法》 。
在木刻展品中 , 有三幅是刻画鲁迅本人的:1934年赖少其创作的《暴风雨中的鲁迅先生》和《高尔基先生与鲁迅先生》(又名《再会!》) , 曹白1935年创作的《鲁迅与祥林嫂》 。 《暴风雨中的鲁迅先生》刻画了鲁迅举着大旗 , 顶着狂暴风雨勇毅前行 。 《再会!》刻画了鲁迅接过高尔基先生的沉甸甸的包裹背在肩上 , 并沿着高尔基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 , 表达了两位革命文学巨匠一脉相承的文化使命 。
草地|“骨头最硬”文学巨匠的艺术世界 | 草地 · 观展
文章图片

鲁迅为自费出版的《珂勒惠支版画选集》设计的广告 。
那么 , 鲁迅为什么这样大力推广新兴版画特别是外国现代版画?他在《写在深夜里》中说:“……看见了别一种人 , 虽然并非英雄 , 却可以亲近、同情 , 而且愈看 , 也愈觉得美 , 愈觉得有动人之力 。 ”
从鲁迅1935年6月4日为《全国木刻联合展览会专辑》所写的序中 , 我们能看到 , 他是把新兴木刻视为新一代青年木刻家表现蓬勃生活的重要艺术手段 , 并且是具有“更光明、更伟大”前途的事业 。 他写道:“木刻的图画 , 原是中国早先就有的东西 。 唐末的佛像、纸牌 , 以及后来的小说绣像、启蒙小图 , 我们至今还能够看见实物 。 而且由此明白:它本来就是大众的 , 也就是‘俗’的……近五年来骤然兴起的木刻 , 虽然不能说和古文化无关 , 但决不是葬中枯骨 , 换了新装 , 它乃是作者和社会大众的内心的一致的要求 , 所以仅有若干青年们的一副铁笔和几块木板 , 便能发展得如此蓬蓬勃勃 。 它所表现的是艺术学徒的热诚 , 因此也常常是现代社会的魂魄 。 ”
鲁迅的金石拓片收藏
鲁迅从1913年开始收藏金石拓片 , 其目的一是保护国家文化遗产 , 二是金石学研究 , 三是借鉴古代石刻艺术 , 弘扬现代艺术 。 北京鲁迅博物馆现存鲁迅收藏的金石拓片6000多枚 , 包括汉画像、砖拓、瓦拓、碑拓等12大类 。 展览展出了鲁迅收藏的砖拓作品《元平元年砖》 , 碑拓作品《登百峰山诗》《曹全碑》 , 瓦拓作品《玄武》《夔凤纹》《甘林》 , 墓志《萧瑒墓志铭》 , 还有佛教造像等 。
草地|“骨头最硬”文学巨匠的艺术世界 | 草地 · 观展
文章图片

12月5日 , 观众在吉林省博物院观看“鲁迅的艺术世界”展览 。
汉画像是我国文化艺术中的杰出代表和瑰宝 , 是鲁迅收藏中的重要类型 。 汉画像是汉代人雕刻在墓室、祠堂四壁的装饰石刻壁画 , 在内容上包括神话传说、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等 , 在艺术形式上它上承战国绘画古朴之风 , 下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 , 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法规和规范 。 鲁迅认为:“汉人刻石 , 气魄深沉雄大 , 唐人线画 , 流动如生 , 倘取入木刻 , 或可另辟一境界也 。 ”展览展出了鲁迅收藏的江苏汉画像《射阳石门》、南阳汉画像《西王母与月宫、玉兔捣药、九尾狐》、山东汉画像《孔子见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