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孔子财富观的社会公正意蕴( 二 )


再次,孔子基于社会公正,反对贫富过于分化,强调要有合理的财富分配制度。“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季氏》)如果财富分配不公,民众不能各得其所,不仅社会秩序不能安定,统治者也会有倾覆之患。在孔子看来,当时的统治者过多的贪欲,正是导致社会不安定的原因,也是社会不公正的结果。鲁国的季康子曾经因为小偷太多而烦恼,求教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颜渊》)意思是说,如果不是你过多的贪求财货,老百姓又怎么会去偷盗呢。统治者贪得无厌横征暴敛,民不聊生才会铤而走险。民众富足与国家富裕是一体两面:“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足?”(《颜渊》)民富才能国富,反之亦然。因此孔子提倡救济穷人,多做雪中送炭之事,不搞锦上添花之举,即“君子周急不济富”(《雍也》)。当学生冉求帮助富于周公的季氏聚敛财富时,孔子直接表明态度:“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先进》)他干脆地与这样的弟子划清界线。
改期开放和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总量和社会财富快速增长,为全体人民提供了追求财富的机会,培育了全世界最大的中产阶层群体。但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主要矛盾也通过财富分配和占有在某些方面有所体现。孔子财富观中蕴含的社会公正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社会公平正义相契合,可以启发我们正确看待和追求财富。与此同时,在财富分配方面,既考虑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更要采取有效举措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努力满足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高校思政课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四三二一”教学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9VSZ108)的阶段性成果。)
【 富贵&孔子财富观的社会公正意蕴】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